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 6.13
二.二班 田恒奇妈妈

今日学习分享篇🌟

其实,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着孩子

文|白杨

你有没有想过,你对孩子的期待,到底是什么?

今天在又一次揍了儿子一顿之后,平复心情的时候,我再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是好的成绩?是以后有好的未来?是以后有好的工作?是健康?是开心?是能赚很多钱?

我想,很多父母跟我一样,内心深处最希望的,是孩子生活平顺,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又有快乐乐观的性格。

我们的期待很美好,却经常被一些鸡毛蒜皮的日常打败,在那些时刻,这些期待都会被抛之脑后,对孩子的控制欲就会掌控大脑。

我们总是想给孩子自己能给的一切关爱,用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要求孩子,以此期待孩子可以少走弯路。

用我们自己的价值观,要求孩子按照我们的标准来执行。

我们的“好心”会变样:我们以为自己是在用心呵护孩子,但其实是一种控制——让孩子成为我们想的那样。

图片

早上,儿子非常想穿夏季校服——T恤衫配小短裤去上学。

今天有体育课,万一运动的时候摔倒或者发生磕碰……一想到这,我坚持让孩子穿长裤去了学校。

儿子虽然不情愿,最终还是配合了我。

下午放学回家,儿子想看课外书。

数学作业还没写,一看书时间没法把握……不行,得先把作业做完,这样后面的时间想看多久就能看多久了。我坚持让儿子先做数学题。

儿子虽然不乐意,在我的嘟嘟囔囔中,还是不情不愿照做了。

我好爱我的儿子呀!儿子也听我的话!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没觉得这些稀松平常的操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直到我看到一段话:

十年后,你一定不会记得你的孩子最后有没有乖乖把那两只虾吃完。

但你的孩子一定会记得你是怎样在饭桌上怒吼着把她拖出门外,让她在深秋夜晚一片漆黑的楼道里边边哭边瑟瑟发抖了三个小时。

一定会记得。

可以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故事:爸妈想让女儿吃虾,可能觉得营养高,可能觉得女儿吃东西太少。可女儿就是不吃。于是爸妈生气了,怒吼着把小女孩拖出去,关在门外三个小时。

“听我的准没错!”——经验之谈

“非得摔流血才行吗?”——用自己内心的恐惧投射给孩子

“得这样才行,你那样不行。”——否定、打击

“就得按我说的做!”——强势

“不吃就出去!”——恐吓

“什么时候不哭什么时候再进门!”——惩罚

我们用自己的判断、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权威控制着孩子。

当我意识到这些,跳出我的角色之外,认真审视一下儿子的现状,就不难发现,孩子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严重缺乏自理能力。

儿子起床前,我会把他当天要穿的衣服搭配好,放在固定的地方。

如果没有放在固定位置,他不会去找。

如果我忘记做这件事,儿子会来问我:今天穿什么?从不会主动思考。

出门不提醒带好水杯,他也一定想不起来。

在孩子有能力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不要干涉太多。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就是他们的经历。

要相信孩子。

否则不仅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思想,而且在长大的过程中,经历过于单薄,那孩子成年之后的独立性和独立能力都会较弱。

图片

其次,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儿子的表现都是:我往前推一下,他走一步,如果让他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他就会止步不前。

老师讲了一种解题方法后,布置课后作业让孩子们再想一种解题方法,儿子的回答总是:没有了。

同样类型的题,如果拐了个弯,他直接说不会做,需要辅导和讲解。

他习惯了听我的安排,缺少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

另外,会让孩子觉得自卑。

听儿子说过很多次,班里的某某好厉害,可以自己折战斗机,手工课上做出了什么,老师都拿到其他班级展示了……

这种同龄人中自主性强、独立思考、思维活跃的小孩,每一次的优秀表现,他不是看不见,也不是意识不到,反而是羡慕有余、赞赏有加的。只会觉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够优秀,从而产生较强的自卑感。

我们该提供给孩子一种观念:我也可以变成这样。

我们也该给孩子提供一种路径:怎么才能变成这样。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给孩子一个自主的环境,让孩子自由成长呢?最主要的是,父母要克制自己的控制欲:

1、给孩子足够的空间,保持一定的界限感。

跟孩子相处需要界限。

儿子已经是小学生了,穿衣问题,我们可以给出建议,强逼着孩子接受,就是越界。一直越俎代庖,也是越界。

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不愿意分享的事情,我们要充分给予尊重,保持合理界限。

有一天,你会发现,孩子的日记有密码、孩子的抽屉上了锁、孩子的朋友圈把你屏蔽,别担心,孩子在长大而已。

2、尊重孩子的决定。

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成长经历,就让它们成为我们自己的财富吧,别把这些强加给孩子。

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在合适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去试错,去体会,去成长。

3、遇事换位思考。

谁也不想变成控制欲强的父母,只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慢慢变成了这样。

认为自己是为孩子好,所以一切决定都是对的。

可是当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上,事事被这样约束,自己是否会感觉到舒适。

和孩子共同成长,也会避免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孩子。

爱孩子,从来没有错,但不要让这种“爱”,阻碍孩子成长的脚步,一定要跳出狭隘的“爱”孩子的思维定势,才能彻底摆脱“控制孩子”的魔咒。

记得《肖申克的救赎》的有一句话:“那些鸟儿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主自由的光芒。”

孩子总要长大,在这个过程中,试着放松一点,并享受这个过程吧!

作者:白杨

编辑:秋秋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18412
推荐日记
《2023-6-5》
《日记》
《6月13 星期二 阴雨》
《再一次的听取武校长的教诲》
《6月13日》
《无奈》
《调整孩子积极的心态》
《观鸟观自然》
《日记52篇》
《拼图游戏》
《读日记有感》
《亲子日记117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23-6-2》
《2023-6-13》
《亲子日记20》
《(94)今日生活流水账》
《(113)》
《有你就幸福》
《2023年6月13日第91篇》
《2023-5-27》
《亲子日记96》
《做家务》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
《随笔》
《学会爱,表达爱(第281篇)》
《渴望得到赞美》
《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天气多云转雨(亲子日记第67篇)》
《6月13日 星期二 晴转阴 第92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