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1 星期日 晴
(今天是6.14,最近几天事儿太多了,冷落了小本。好几个头绪需要理,就在备忘录上写了几个关键词。今天起逐一整理记录。)
从图书馆国学讲堂出来才刚刚五点,时间还早,我对海说:“咱先去牵一只羊再回家吧?”
他听得一愣一愣的,连问不止:“牵什么羊?”
我说:“你忘了?牵一只妞妞家那样的羊啊!”
他恍然大悟,说:“哦哦,我以为你和我说笑话呢,牵只羊还是今只羊,我都被你绕糊涂了。”
看到这样的对话,估计一般人都会糊涂吧?这样的对话可能只有我们家里人才懂得。
关于牵只羊是这样的:昨晚我们去妞妞家,看到了一只的玩具羊驼,嫩绿的身体,雪白的脖子和脑袋,憨态可掬的神态,萌萌的样子,很治愈。继荣说是东方日化6.18促销活动充值100元赠送的,妞妞乐此不疲地玩了半天仍意犹未尽,我也觉得很好玩,就说明天也要去牵一只回家养着。大家以为我说着玩,岂不知我是真格的,反正经常去那儿买东西,顺手“牵”一只羊给妞妞和佩奇俩孩子玩,岂不两全其美?
至于“今只羊”那是有典故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学校,师资紧张,很多老师是临时培训上岗或民办老师,识字有限。据说,有一位老师讲柳宗元的《黔之驴》时,不认识“黔”这个字,想当然地按照“秀才识字读半边”的逻辑将这个字读作“今”,学生站起来给老师纠错“老师不是今只驴是黔之驴”,老师脸上挂不住,强词夺理狡辩道:“管他今之驴还是牵之驴,意思都一样。”在沂蒙山区,牵作为动笔讲时,老百姓常说“今”(请原谅我没有从《新华字典》里找到那个表示动作的同音字)。因为这是真人真事,被大家口口相传,教育孩子读书认字要认真,不要闹这样的笑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类似“今只羊”的笑话,我们一家人经常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心情好的时候说一个更加开心,心情不好的时候讲一个调节情绪,它们成了我们幸福生活的催化剂。
有人说,夫妻俩生活的久了相貌会变得越来越接近,又称“夫妻相”,这一点我深信不疑。这是因为两个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在天长日久的磨合中,脾气性格、爱好习惯、认知思维都会越来越接近,越来越契合,越来越相互理解,很多时候,眼神代表了语言和动作,这就是“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