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成长型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是陪伴着人一生的成长的,不论我们发现与否、承认与否,我们成长的过程在无形中都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只不过一些教育是系统的传授,比如说学校教育,有些教育却是潜移默化的,如家庭教育。
从我自己呱呱坠地,受到父母的教育到现在已为人母开始教育自己的子女,不得不说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教育心得体会,我一直认为家长不应该只把教育的任务寄托给学校和老师,重要的是自己要以身作则和要对孩子的成长加以引导鼓励。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母亲是儿童的第一个教育者和老师,那么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参与。
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不同家长,教育方式也不同,下面就是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爱孩子、尊重孩子,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的儿子温暖的拥抱、浅浅的微笑、循循善诱的开导和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父母与孩子良好沟通的前提是倾听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很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给他足够的信心,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三.鼓励孩子敢于迎接挑战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我经常告诉孩子要敢于迎接挑战,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我也会时不时的向孩子请教一些问题,让孩子来告诉我答案,然后我会告诉儿子你很棒哦!我都没想起来,看来以后我要向你学习了,我相信你肯定能做个好榜样。以后我们要共同学习了,遇到不会的问题我们要互相帮助。这样一来,不但给孩子增加了自信,而且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表扬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
培养孩子做饭,独立感悟劳动
四.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爱上学习,给孩子增加自信。我的孩子就比较喜欢朗诵,那么我会时不时的和孩子玩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或者亲子朗诵,从中让孩子找到乐趣。及时的给予鼓励与肯定,然后再指出不足的地方,然后我用另一种方式来朗诵一遍,让孩子自己评价,哪一遍会更好一点,这样孩子可以从中找到自己需要提高的点,加以更正。现在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的学习效果如何,好像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所以我希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他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他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
5.给孩子一个幸福和谐的环境
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之一,家庭环境的好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一个幸福的家庭需要一个稳定的三角。有一个被宠爱的妈妈,这样的妈妈情绪稳定、脾气温和、心态平衡、家庭会更温暖;有一个被尊敬的爸爸,这样的爸爸有威信、有自信、有底气、有成就感,家庭会更和谐;有一个被接纳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人格完整、情操高尚,教育会更从容。一位知名教育家说的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只有我们家长与老师、与学校共同合作,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