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葛老师:一个人的思想成熟度,可看脑子里是否能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力波老师昨天讲到一个点,和我们的亲子教育关系很大。 我特别有收获,所以想把这个点分享给大家哈老师讲了,“生气” 和 “愤怒 ”这两种情绪的区别。
生气:对自己而言 愤怒:对别人而言
老师用了一个特别简单易懂的雕塑 :一支笔放自己胸口(这是生气),把这支笔扔出去,让别人接住(这是愤怒)
当把笔扔出去的时候,就是相当于让别人来为我们的“愤怒”负责了,我们的情绪就被别人控制了。
比如:我们期待孩子考个好成绩,当孩子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的时候,我们会生气,我们会失望,会伤心。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情绪,都还在我们自己这里。是我们来负责的。
当我们因为孩子没有考到我们期待的成绩时,我们就开始把“愤怒”扔给孩子了。意思就是让孩子来负责我们的“愤怒”了,就是”埋怨“孩子了。
之前我看过一个关于“恼羞成怒”的解释,和力波老师昨天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恼:是冲别人的,怨别人的
羞:是冲自己的,怨自己的无能
既怨别人达不到又怨自己无能,于是,成了“怒”,这个怒就是力波老师的冲别人去了。因为怨别人,总是比怨自己容易得多得多了[捂脸]
老师这样一讲,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了,为啥我们总是在孩子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那么容易发火了。
以上就是昨天我无数个收获里的其中一个收获,希望可以给我们的亲子教育带来一点点启发哈 [爱心]
黎黎:今日学习收获:
1.偏差行为的四个动机:吸引注意力、争取权力、报复、自暴自弃。
2.父母教育孩子的观点完全一致未必是好事,教育最好的状态是家庭成员各安其位,成为一个团队。
3.做事情拖拉的原因:性格使然、孩子不会。
4.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情绪不稳定,跟大脑构造相关。
5.如果孩子被同学喜欢,告诉孩子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同时让孩子对对方心怀感恩,并告诉孩子界限是什么。
6.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感受。
小葛老师:这四种偏差行为《正面管教》这本书里有详细的说明,在跟力波老师学习以前,我学习了一点“正面管教”,自己没学好,不会用[破涕为笑]
后来跟力波老师学习后,才发现为什么力波老师的方法管用,因为力波老师博取众长,吸收了好多个心理学流派的内容,又加入传统文化这个根本的因素,经过老师自己的提炼,实战,贯通,然后再以接地气的方式教给我们的,所以跟力波老师学习后的感觉是“有用” [强][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