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同事阿娟专门到办公室问我:“周六考完试,几个孩子想约着一起去吃烧烤,你同意吗?H让D委托我和你说,征求你的意见。”
“当然可以,只是这孩子自己怎么不和我说。也怪我,我回家时她都睡觉了,早上她走得早,我跟她没见上面。”
阿娟的女儿曾是我的学生,我和娟又是同事,她儿子和我女儿从幼儿园就一直是同班同学,女儿现在班上还有几个孩子也曾是我的学生。这几个孩子关系近一些是很自然的。我同意他们的烧烤计划,但是我还是要等女儿亲口告诉我。
晚上,我接女儿放学,女儿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你竟然同意了!”
“什么,我同意什么了?”我故作茫然。
“哎,D妈没给你打电话?”
“没有啊,没打。”
“啊,这不对啊,D明明跟我说你同意了。真没给你打?”
“真没给我打电话。”
“我知道了,没打电话就是当面说的。妈妈你竟然同意了。你怎么会同意了呢?”
“为什么不同意呢?不过我得知道时间、地点和人物,还有你觉得得注意什么,怎么保护自己。”
女儿一一和我说清楚,然后我告诉她,我同意,但不喜欢她这个“曲线救国”的方式。她意识到不妥当,解释道:我是为了不直接和你对上,万一不同意,咱俩人都有情绪。而且让阿姨和你说,你知道其他家长都同意了,你答应的机率大一些。”
“咱是娘俩,曾经一体十个月,你和我玩心眼儿,我心里可不是滋味。再说,你和我说清楚,我是那么蛮横不讲理的人吗?”
今天早上,女儿一边换鞋,一边说“还是不敢相信,你怎么会同意呢?”
“怎么,你不满意?那我不同意了!”
“不不不,母亲大人说话要算话!”女儿满脸堆笑。
来到学校,遇到阿娟,她说H昨天中午知道我同意后,对D说的是:“难以置信,侯老师竟然会同意,侯老师怎么会同意呢?”
女儿觉得我痛快答应很不可思议,难以置信,这到底说明什么呢?其实,从上周日在六中听了武校的课我就在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平时我有做的还算不错的地方,但有时候过于谨慎,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也有时候过于规矩,把孩子教育得太听话。在孩子心目中,有些方面我应该是很古板吧,像孙悟空给唐僧画的保护圈,我会给自己画个圈,也给闺女画个圈。是武校的话启发了我,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她需要融入同伴,融入社会,在不违法、不失德、不伤害身体的前提下,要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甚至是“撞南墙”,所有的说教都不如亲身体验。
“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关在笼子里养大的。幼儿园是笼子、小学初中是笼子、高中更是个笼子。到头来,父母还责怪他怎么不会飞,给他时间,他也不出去玩、不社交。”
所以,要让孩子勇敢去飞,不要禁锢在笼子里,以爱之名折断她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