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5日 星期四 晴
前两天,看到有孩子家长,在日记里提到孩子打卡的问题。她家孩子打卡存在抗拒心理,其实,很多孩子在每天重复一件事情的时候是可能提不起兴趣的。
我分析了解了一下我家孩子。我们在家时她难以反驳,总是应付公事一般。因为没有了没有手机,没有群里微信的理由,只能勉强说:“妈妈用你手机发作业。”其二,就是走形式。阅读打卡找一些自己小时候读的绘本,简单,又能读的很顺畅,录上个视频发一下。还有自己的阅读打卡本,自己没静下心来,走马观花的读了,时不时看看时间,好了十分钟了,二十分钟了,就认为我完成了任务。
练字也是一样,每次一页的字几分钟就写完了。我不在家的时候发给我的练字作业。我有好几次没好意思发给老师,因为实在是在应付,为了赶时间写的,根本达不到练的效果。
今天我夜班,为了督促她正常坚持完成打卡,我给她打了电话。一会儿说奶奶手机坏了,一会儿说学习机被限用了。总之,各种理由就是发不了了。我即使很忙还是跟她开了视频,想让她正常读我来录屏。她对这次新的方式感兴趣,跟我配合的很好。一切都完成了,我回听一下,准备发群里,发现手机麦克风禁用。无奈跟孩子打电话商量了一下,她再读一遍我用电话录音,她欣然答应了。今天可能就是有点背,录音模式无法转发。虽然没安时发到群里,但是确实孩子读了,转念一想我们打卡的目的就是督促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既然都做了也不必太较真儿。
我想可能我们拉着孩子跑,不如让她以她自己的节奏去主动走。因为被动的学习孩子没兴趣,家长也累。她真正静下心,放慢脚步,也许可以收获沿途的风景。
当他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而不是觉得是老师给的任务,是家长的要求。那样她就真正的体会到知识的海洋里傲游的快乐!我们只需要往海洋里加东西,至于他能发现什么,学到多少,那都是她的事。我们一口口喂,她体会不到咀嚼带来的感觉。我们告诉她味道,她永远分不清酸甜苦辣。我们拽着她走,她就失去了判断方向的能力!
给孩子时间,空间,让她放慢脚步。我们想让她每一步都算数,都是扎实有力。像盖楼一样,地基是根本,只有地基稳了,承载的就多了。
孩子,愿妈妈的每一次改变都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