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冯姐的《良性循环》看到垣杭的出类拔萃,羡慕无比,也让我想起了昨天焦主任分享的日记《悦纳孩子的平庸》,其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做父母的要放平心态,接受孩子的平凡甚至平庸,悦纳每一个孩子。如果孩子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他展翅高飞。接受孩子的平庸,就像孩子从来没有要求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一定要多么优秀一样。”
这很赞同这种观点,如果我们真的尽力了,为了孩子的成长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真的平庸也能欣然接受。毕竟自己就是那么的平庸,没有给他做好榜样,没有成为优秀的父母,没有给他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其实做父母的并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多么出色,学习一定要多么拔尖,一定要考多么好的大学。不是不想而是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那么优秀,我没有给他提供这么好的基因,我有什么理由去要求他这么优秀呢?当然我也不是遗传决定论,我还是相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七分的打拼空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样才不会有遗憾。即便长大成人我知道我当初尽力了,我没有什么好后悔,好自责,好遗憾的。
我自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我没有尽最大努力,所以现在我时不时会感觉很遗憾。回想小学时光还算听话,只记得下午回家会先写作业,成绩不是很突出,倒还可以。初一时就有了辍学的打算,是自己要好的几个朋友在班主任的允许下把我叫了回去,现在想想特别感谢当时的老师和朋友给我的幼稚买单。初二时和几个玩的疯的同学玩得好,上课睡觉,自习课吃东西都是常干的事情。初三时在自己喜欢的数学课上走神被老师提问,我直截了当的说:“我不会。”把老师气得把我叫到办公室训了整整一节课。现在仍能清晰的记得他因生气和天热训斥我时的那张涨红的脸。虽然不记得具体说了什么,但他觉得我不该这样放纵自己,他怕我没有机会上高中。记得快中考时我问语文老师我能考上高中吗,她言语之间有一点含糊,老师对我没有信心了。好在中考发挥的比较好,顺利进入高中。但我仍不知悔改,不知道努力,一直是想学多少学多少,从没有逼自己一把。好在毕业后经过努力有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既然有了喜欢的工作还后悔吗?是的后悔,仍然后悔。如果不是因为当初自己不懂事,我想我将会有更多的选择,工作中我会有更多的底气,有更多的自信。
我不希望孩子将来后悔,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能有更多的选择,能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希望他将来不一定有多么优秀,但生活的快乐如意。不一定大富大贵,但也要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家人。
说了那么多我就是想表达,我的孩子本就平庸,已经可以悦纳。我们虽然不能做到最优秀,但我希望在能力范围内能让自己发展的更好。如果已经尽力,那平庸也是最佳状态,如果已经尽力那就悦纳平庸的自己。全力以赴,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