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一篇文章,分享一下,共勉
教育孩子:先成人,再成才!
现在的社会、学校、家长关注的只是孩子的成绩、成绩、成绩,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素质教育,如此功利性的教育方式,导致很多孩子出现了和年龄不符的性格特征主要有几点表现:
缺乏基本社交能力
很多孩子不知如何和同学、长辈去说话沟通,最基本的礼貌用语都不会,孩子从小在“三点一线”的学习模式中成长,已经丧失了群居动物的属性,不懂和同伴互动玩耍,即使课问十分钟,也是在刷题中度过。这样的孩子即使学习成绩优异,以后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生存。
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
孩子在家时,家长不敢出一口大气,不敢说一句硬话,生怕孩子赌气不学习、不上课,甚至害怕孩子受不得委屈而跳楼。老师更是害怕教育不当导致学生有过激行为,而前途尽毁。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霸凌同学、辱骂家长、打老师、破坏社会、学校公共设施,甚至对道德、法律法规藐视。
学校本是训练孩子规则感的地方,却成了有些孩子实施犯罪的场所。
对生活缺少基本欲望
青春年少本是充满激情、好奇心的年龄,但很多
孩子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学习、玩耍、旅行、家庭聚会等都没有动力,这样的孩子统称为
“低欲望综合症”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对工作没有积极性,对谈恋爱、结婚生子同样没有多强的欲望,即使走入婚姻,也没有担当和责任。
沉迷游戏不能自拔
现在的游戏如同毒品一般,让很多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有相关数据统计,游戏公司最大的受众群体就是青少年,虽然国家对游戏玩耍时间进行了监管和控制,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会利用各种软件漏洞登录。也有一些家长用游戏让孩子减压,或用玩游戏的方式来讨好、缓和亲子关系。其实电子产品只会增加前额叶的认知负担,让大脑更累、更辛苦。
还孩子一个愉快的童年、正常的青春吧,让孩子和同伴在玩要中学会分享和合作,在自然世界里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力,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参与家庭劳务中,感受家的温暖和责任,参加校园活动中,懂得集体感、规则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