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姨夫从大连回来了,今天去他大姨家吃饭。下午5点我就去跟姐姐帮忙准备饭菜,我们两个人井然有序,如火如荼的做着饭,6点多的时候准备开饭了,孩子们都放学了,吃饭时,有点小插曲,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人都很有理,孩子也一会一句的说着自己的冤屈。好长时间也没弄清楚谁对谁错,然后不太开心的吃饭了,孩子们心里肯定觉得是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我的想法是,吃饭的时候不要过分教育孩子(最好不要吃饭的时候教育)。平时父母和孩子相处时间比较多的就是一起吃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说教孩子,一顿饭下来,孩子经常垂头丧气,什么佳肴吃起来也没味儿了。很多时候,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想着能抽点时间教育一下孩子,可是,聊天的内容动不动就是“这次考多少分”“人家孩子怎么那么听话” “你怎么一点都不懂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可能有吃饭的欲望呢?而且时间一久,孩子就会把“吃饭”和“挨训”联系在一起,变得对吃饭比较排斥,严重者还会引发厌食。孩子被训心情糟糕时,往往为了逃避压抑的饭桌环境,草草吃几口就离开了。这种情况下,孩子不能像平时那样细嚼慢咽,肯定会影响正常消化。有时候,家长训斥得太严厉,直接就把孩子训哭了。孩子一边哭泣、抽噎着,一边吃饭,会有被饭粒儿、小骨头卡住的风险。
所以,吃饭的时候尽量关掉电视、手机,全家一块专心地吃饭,讲讲开心的事,让一顿饭气氛轻松、时间适度。
表扬孩子,最好在饭前
教育孩子,场合与时机很重要,表扬孩子的话,最好在饭前说,这样亲子关系融洽,更利于家庭氛围的和睦。既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利于孩子的身体成长。
在责罚孩子这个问题上,有句老话叫“当众不责”,就是说教育、责罚孩子时,不要当着大家的面,要照顾到孩子的自尊。爸爸妈妈们,饭桌是拉近跟孩子距离,培养温馨和睦家庭气氛的好时机,尽量多聊一些开心愉悦的事,这样孩子才能更健康、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