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1日,星期三,天气晴,亲子日记第426篇
如今的孩子,接触的世界更为广阔,了解到的信息更为丰富,这已成事实。
他们就像陈默教授说的:
“对话语权要求很高,需要自己的意见得到尊重,不甘心受到父母的压制。
同时,他们的知识面很广,他们走的地方多,懂得一知半解的道理更多。”
既然现在的孩子和过去的截然不同,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不断学习、提升和改变,用适合孩子的方式和他们共处。
1. 尊重孩子的话语权
别等到孩子主动关上心门,不愿和父母分享沟通才后悔莫及。
趁他有表达欲望的时候,把“话语权”还给他,父母只需要用心聆听、好好陪伴。
哪怕孩子倾述的内容和自己的预期不同,都要给他机会讲清楚自己心里的想法,以及他经历过的事情。
只有他在父母这里被允许说,他日后走向社会,才有勇气更好地表达自己,理解和尊重别人的行为和言语。
2. 看到孩子的独特个性
我们常说要欣赏孩子的独特性,接纳他的与众不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见”。
不光是用眼睛,还要用心去体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眼里的世界,感受一下是什么造就了他。
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父母更不能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不评判、不打压,用一颗包容、理解的心去发现孩子个性中的闪光点,才有机会让孩子从个性中脱颖而出,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
3. 永远不要停止学习的脚步。
如今的父母,一定要比孩子更懂得学习、自我提升。
觉察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教育的态度和价值观,洞察自己有哪些需要调整和提升的地方。
学习科学、专业的育儿技巧,学会应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慢慢改掉已经不适合的旧的做法。
比如孩子每个成长阶段需求是什么,要多给他什么,不能对他做什么......
保持学习的状态,除了更好地了解孩子,更重要的也是一种示范。
孩子看到父母主动学习、愿意改变,他自然也会受到影响,不抗拒自我提升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