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25日星期日
父母的好意,孩子的委屈—当父母真的要学会如何“好好说话”
幼师难当
阅读:11.1万
前两天出去吃饭时,旁边一桌的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姑娘看上去也就4、5岁,喝汤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碗,大半碗热汤泼在了身上。
妈妈很紧张的过去拉起孩子,一边上下检查、擦拭,一边嘴里不停的埋怨:“烫到没有?你说你怎么搞的,喝个汤都搞这么多事儿……”
听到妈妈的责备,本来很委屈的小女孩“哇”的一声就开始哭了……
NO.1“刀子嘴”的妈 vs “豆腐心”的娃
看得出来,这位妈妈其实很担心女儿,可这关心的话到了嘴边,就变成了埋怨和指责。
生活中,我们总会忽视语言的力量——有时候一句话带给孩子的伤害,可能不亚于你的几巴掌。
这让我想起了我那个总是“心口不一”的嫂子。
嫂子35岁“高龄”才生下了女儿雯雯,平日里自然是宝贝得不得了,照顾得无微不至不说,给闺女花钱那真是眼都不带眨的。
可小姑娘却不止一次偷偷问我:“小姑,我是我妈亲生的吗?为什么她那么不喜欢我啊?”
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还是出在嫂子这张嘴上——
雯雯去阳台帮奶奶浇花、挪花盆,嫂子直接就是一句:“你搬得动吗?别再砸了脚,躲开点儿,真不让我省心!”
前几天因为淋了雨,雯雯发烧了。嫂子一边忙着端水喂药,一边数落她:“让你多穿点衣服,你就是不听话。得了病还得我伺候你,真能折腾人……”
心没少操,活儿没少干,可老母亲这一片爱女之心,做女儿的一点儿都没接收到……
有些人说,这叫“刀子嘴,豆腐心”。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不会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