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528篇) 听《心学的诞生》——学会“在事上磨练”
诸城桃林 文静 文珺 妈妈

     孟子讲,王阳明也说,叫“在事上磨练”。事上练,心上磨。就是生活当中我们所做的很多事可能是琐事,可能是非常小的事,比如,领导让你接待客户,给他买咖啡,你能不能把买咖啡这件事做到正心诚意,能够做到比一般人认真,这就是你要做降维的事,做的时候就要降维。

     一本书叫《扫除道》,他的修炼方法就是扫地、打扫卫生,最后打扫到成为一代宗师。稻盛和夫也是学王阳明的高手:内在,他已经要追求超凡入圣的感觉了;外在,烧好一根陶瓷管,扫地,每天干这些事。所以您说这个内在、外在,让我们知道了心学的抓手到底在哪儿,要不然心学真的很容易变成狂禅。

     当时明代的好多人就认为心学是狂禅,而且它的抓手很细,不只是这样解释,它其实还设计了的,比如刚才讲心上学和事上练。所以在事上练的时候,这个练的过程就是心学。王阳明讲那个练,原来是火字旁的炼,后来改成绞丝旁的那个练,就是像那个刀剑一样反复在熔炉里捶打,或者像那个布衣服在缸里头染色,再拿出来它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很多人都是王阳明的信徒,就是他的实操性很强。但这个东西有一个要求,就是你的心不能乱,就是那个心即理的层次要高。就是中国宋朝人讲的“不诚无物”,你不进入这个诚的状态,你心中是乱的。就比如说宁王有没有心?宁王肯定也有心,每天也在想很多问题,会想战场上怎么样会怎么样?但是宁王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掺杂了特别多的私欲,像“我的财产”“南昌是我的大本营”“我的妻儿老小到时候怎么办”……他有大量的私欲,所以他的模拟就失真,他的判断就会出错。但是王阳明练到这个程度以后,他超越了这个维度,他连生死都不计较了,你想一个人生死都不计较了,他想问题就极其接近于正确,这个模拟就会有效。这个问题阳明先生认识得更加深刻,就像这个取舍,宁王放不下这个取舍,但其实王阳明认为是等你到了那个层次,这个取舍不是一件事情,这就是朱熹讲的“此日中流自在行”。

        举个例子,大家就理解了,经常有家长问,你说这各种各样的方法,那怎么让孩子提高成绩?这是最重要的,考试怎么考?我说当你把成绩当作终极指标的时候,你就被各个因素所困扰,但是你让他爱上语文,他的语文能力强了之后,水涨船自高,成绩就不再是问题,只是一个自然结果,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如果你不把这个关系厘清,你所有的方法都是为了成绩,为了让他考多少分,让他上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在这个纠葛的过程中,你的心已经乱了,你的心态一定会传导给孩子,即使在你的重压下,他好像考了很高的分数。所以我经常讲大学里为什么很多孩子有网瘾,这是一种疾病。不只是成绩差的孩子会有,还有好多成绩好的孩子也会有。因为在中学里头,你已经把他压干、榨干了,他只是为你学而已,他不是为他自己学。等到环境一旦松弛下来,我刚才讲了,他会迅速降维,但凡有点能吸引他的东西,他一定就会“滑”过去 ,就是这么个道理。

       王阳明最后还讲了一个智慧,就是说你怎么样不至于前功尽弃,或者方向错误。他说最后我其他都不讲,我就讲“致良知”,我们一般就把它解释为要有良善之心。其实王阳明很聪明,他这个致良知是指什么,就是人类文明之所以向前发展,这是有一股大势,这个大势是在建立在良善的基础上,如果完全释放人的恶(人性也有恶的),文明就不会如此发展,这个族群不会如此模样。所以致良知是个体的运命要和族群,乃至人类文明的大势相吻合,你在这个势里面,如果你能力大的话,你可以引导这个势,如果你能力弱,你合着这个势往前走,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这个是非常深刻的一点。

      这个时代就是卷,这个时代最典型的词就是“卷”,但是解决卷的办法是什么?突然想起卷这个字也能体现心学智慧,叫作中国哲学的智慧。《说文解字》里解释卷这个字,说:“卷者,厀曲也。”就是以前人跪坐,膝盖弯下来,像坐下来一样,可是它底下的那个部首拐弯了。上面这个字也是一个字,它就读卷,其实它最早读蜷,因为卷这个字原来就是蜷,最早读音就是蜷(蜷缩的那个蜷)。它是两只手把一个木片这样卷起来,其实就是木简,最早的书,所以它延伸意思就是书卷,它就是代表向内卷,本身是一个向内的力量。这是很重要,先解决内在的问题,然后到达一个平衡。可是如果你只在这个平面里头卷过了,卷成一滩死水了,就像我们经常讲一个成语“破茧成蝶”,你破不了那个茧,你卷在里头,越来越卷,那就是一个死蝶,最后它又会成为一个死蛹。所以儒家的智慧就是度,度很关键,向内本身是对的,但是如果变成了内耗,这就是内卷的悲哀。所以王阳明的心学,是先打开心,先完成自我的和解,心再升维。

       卷这个字很有文化,不是我们现代人随便发明的。我前两天读《庄子》,《庄子·外篇》里边就有一篇叫“有善卷者”。说谁是善卷者,打开一看,卷就是使劲的那个人,就是善于使劲的那个人。所以一开始我们说古代的那个书册,它最后都是要卷起来的,所以它强调的是内在的力量。可是内在的力量一旦失衡,就会变成内耗,那就是最大的危机。人类最大的危机,包括个体生命,就是内耗这两个字。所以王阳明认为你把握这个度,要靠的是致良知。

     接下来当时的王阳明就峰回路转,出来干事了,又回到兵部了。一旦悟道之后就很奇特,后面的运势全都变了,自然就都变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40981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 2023年6月29日 天气多云》
《有趣的蜗牛》
《小记(108)》
《2023.6.29星期四 晴135》
《2023年6月29号,晴、星期四,135编》
《学习笔记110 《伯牙绝弦》》
《周四》
《随笔》
《2023.6.29亲子日记110天》
《2023.6.29.第61篇》
《亲子日记》
《大宝画画得奖》
《复习》
《儿子和闺女的奖状》
《6.29(552)随记》
《宝贝如此懂事》
《情绪地雷》
《2023.06.29(195)》
《无论怎样我都爱你》
《考过了》
《亲子日记第108天》
《2023.6.29 第102篇》
《烤、考、烤》
《醒来后的第一碗鸡汤》
《学折纸的快乐(6.29)》
《135明天期末考试》
《足球社团》
《考试前的放松》
《(84)》
《假期最后一天(85)》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