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新开始,新成长 --《学记》学习心得体会(一)
何永超

《学记》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礼记》其中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全文共20节,1229字,这本书全面系统地阐明了教育地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地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这个暑假内心颇不宁静,看到网上各种学习,哪个都想学,但是仿佛哪个也深入不进去。我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的原因,太多繁杂的事情侵扰着初心,让我把更多的时间刚在了学生学习成绩上面了,当这一届孩子毕业的时候我是满心惭愧的,并没有领着他们去真正感受到教育的快乐和幸福,并没有和他们创造彼此之间的心灵链接。

所有的这一些想来都是自己的错误,但是我记得曾经看过一句话,当我们的人生找不到方向的时候,那就停下脚步,从读书重新开始吧,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的内心宁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当下的状态,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心态,继续坚定脚步走下去。

《学记》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育经典,当时在整理的时候看到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这才恍然大悟是出自《学记》,这真的很让人期待。

这是暑假的第一周,第一周我们一起共读学记的前三个小节。今天这三个小节中就有我们经常说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我们常常那个用这句话来教导孩子,认为作为老师我们就要有这样的觉悟,我们才能够承担着这样的责任去教育学生,但是我今天在反复咀嚼了这几句话之后陷入了沉思。其实这句话并不是针对学生来说的,他教育引导的范围包括所有人。但是我们总是自上而下把这句话用在学生的身上,现在想来我们这固化的思维是非常可怕的,也是很可悲的。我们所认为的教育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精华没有学习到多少,但是这师道尊严的糟粕倒是学的有模有样,我们总认为我们比学生厉害,我们就应该对他们说教,这样的思维是中国教育的糟粕。

当我们静下心来,和孩子坐在平等的位置上去考虑这句话的时候,我们难道没有深深地压迫感吗?这句话难道不是更加适合我们老师吗?我们不学习我们会懂得道理吗?

现在社会飞速发展,每一届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们身上有了新时代的烙印,但是我们老师如果不学习的话,我们用陈旧的教育思想来教一届届不一样的孩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抱怨一届孩子不如一届好教了,我们把责任推给了孩子,却没有反思我们的不思进取,这难道不是教育和我们自身的可悲吗?

所以自古以来最需要学习的是身为人民教师的我们,而不是孩子们。孩子可以从家庭、社会、科技等方面学习,我们呢?我们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思维的变迁了吗?

作为新时代的老师,我们必须对教育和孩子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生命和我们的职业,我们也要有高度的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和责任感,只有我们身处时代的潮流中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我们才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和格局,才能够让孩子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外面更远的世界!

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在这个暑假静下心来,在阅读中找寻教育的真谛和灵魂,在阅读中找寻那个最优秀的自己,鼓起教学的勇气继续不忘教育的初心,为了造就中国新时代的少年们努力奋斗吧!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52976
推荐日记
《第495篇》
《下冰雹》
《亲子日记第87天》
《亲子日记第533天 23.7.9 周日 晴》
《2023年7月9日》
《为你点赞(447)》
《假期安排》
《2023年7月9日 星期日 天气雨 第41篇》
《2023年7月9日 第115篇》
《亲自共读日记第47篇 明事理的娃》
《亲子日记第449篇《玩积木》》
《加油吆!老大》
《118、小故事大道理》
《7.9》
《安全》
《2023.7.9 星期日《121》孩子煮面》
《亲子日记(95)》
《难得舒适的一天》
《《学记》心得一》
《每天做到6个“一分钟”给孩子更好的教育2023年7月9日星期日晴第886》
《自律》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第85篇》
《不要对孩子重复交待》
《7月8日 第65篇 勿以恶小而为之》
《小尾巴日记》
《218》
《要做勤劳的小蜜蜂》
《亲子日记》
《2023.7.9亲子日记第116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