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不是陪同,不是看管,不是物质满足,更不是说教和监督。
陪伴是什么?
陪伴,是全身心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陪伴,是真诚的接纳和欣赏;
陪伴,是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和正能量;
陪伴,是建立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用心倾听孩子世界里的快乐、悲伤、苦恼困惑……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但一定渴望得到父母的陪伴和认同。
所以,一个孩子,不会在意自己的父母,光芒有多耀眼,赚钱有多少,只会在乎父母给了自己多少陪伴和快乐。只会铭记:父母送自己上学的那条平凡之路;与父母旅途上所有的美景美食;病痛时,父母在身边的点滴照顾;开心时,父母在身旁的快乐同享;成就时,父母因此露出的骄傲笑容。这些,才是一个孩子的全部幸福。
那么,要怎么陪伴?
1. 杜绝指责和催促。
有些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挑剔孩子,叨叨孩子衣服乱丢,玩具乱扔,学习不积极,恨不得孩子可以如雕塑,就24小时拿着本书一直一直看。
也有父母总是很焦虑,看不得孩子轻闲一小会儿,看了不到半小时的电视,就河东狮吼:你怎么还不去学习啊。
把这些挑剔和责骂的时间,用来和孩子轻松愉快地玩或交流,或看电视或看书,多好。
2. 和孩子一起去完成一些事情。
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童年伙伴,内心是孤独的。
所以,孩子真的很喜欢与父母一起,无论做什么,只要和父母一起,孩子就是快乐的。
建议父母利用共处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如共同阅读一本书、烘焙食物、制作手工、画画、下厨等等,尽管有时孩子会帮倒忙,但孩子很享受这些亲子时光,不是吗?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的相处时光,一起学习人生道理,教会孩子学会感恩、学会人际交往。
3. 多些鼓励和耐心。
现在社会压力大,很多父母基本都是从周一忙到周五。
下班后或周末或假期,是父母和孩子难得的亲子互动时间,所以请把烦恼丢开,多给孩子一些耐心和笑容,用心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及时肯定和鼓励孩子。满足孩子的一些小愿望,比如想去哪玩,想吃什么,想要看什么电视;也让孩子帮忙做点家务,这些无压力的相处,都会是不错的亲子互动。
4. 真诚用心地倾听。
很多孩子会利用晚上时间,向父母诉说学校的新鲜事,也会向父母提问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
面对孩子求知的眼神,家长切忌敷衍,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和孩子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不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5. 别忘了陪伴孩子看电视。
孩子独自窝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是很多家庭常见的现象。
当父母闲下来,别忘了陪伴孩子一起看看电视,并适时引导孩子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引导得当,将是孩子兴趣发展的关键,比如《粉红猪小妹》,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而在看电视过程中及时给孩子解答某些疑问,也会是孩子很好的记忆方式和教育方式。
当我们的孩子长到10岁、15岁、18岁,你会发现,他们渐渐地越来越需要自己的空间:
他们不再咿咿呀呀地“纠缠你”;
不再时刻依在你怀里撒娇求抱抱;
不再“无理取闹”引你关注;
不再需要你讲故事陪他入眠;
不再需要你牵着他的小手送到学校……
你终会发现,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亲昵的时光,一旦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
多花时间专注陪孩子吧,再多的物质与金钱,都无法代替父母的陪伴,别再用工作忙当借口,别再用金钱物质搪塞,别再看手机入迷……
孩子的成长,仅有一次,错过就没有机会重来,请珍惜陪孩子成长的每一刻,不要让陪伴两字,成了你日后的憾,成了孩子长大后的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