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下午学校邀请武校长对班主任和各班家委会主任、副主任进行了培训,本次活动有班主任协调启动,各班家委会协调、推进。昨天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报名通知,家长们有过好多沟通交流,我们基本是摸不着头脑,对这一活动无法很好的去理解,我根据听课记录和个人理解,特整理本文章,以便家长们充分学习理解。
为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新机制,让孩子度过一个丰富多彩、平安健康的假期,学校倡议以班级或社区互动区域为单位组织“假期自组织学习共同体”,以 4-6名左右学生为一团体为宜,选取一位家长作为团长,其余家长及学生为团员,团内有指导教师,领导人即团长、团内计划组织明确、任务分工清晰、目标及计划。
假期学生自组织学习共同体,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行为方式,家长们要用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
一、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是关于在没有外部指令条件下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能自行按照某种规则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的自组织现象的一种理论。
二、学习共同体基本特征: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一个灵云推动另一朵云魂唤醒另一一个灵魂。”
1.每个成员都应该为彼此的关系负起责任。
2.不批评、不抱怨、不责备;不说第三个成员的闲话。
3.任何成员可以在任何时候,找任何成员寻求协助。
4.任何成员可以在任何时候,找任何成员寻求反馈。
5.任何成员可以在任何时候,找任何成员提供反馈盟心空。
6.任何成员可以在任何时候,找任何成员化解分歧。
7.任何成员可以在任何时候,可以找组织召开角色结构会议
8.每个成员都负有全盘责任。
9.每个成员都是“圆桌”上的一个角色,由各个角色拼成一个”圆桌”,相互依存。
10.”圆桌”上的每个角色承担着整体下的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三、学习共同体建设基本原则:共享愿景、合作学习、对话协商、智识共享。
四、具体做法:将孩子以本小区、本社区、本校同年级为单位组织起来,选择学习成绩、爱好、性格等相对符合的孩子,以 4-6名左右学生为一团体为宜,学习小组圆桌,每家轮流组织照管,一家一天。各班主任与班级家委会合作,将班级学生以小区为单位,建立互助合作学习小组,确定家庭地址和监管家长,明确小组学习的次数、交流和评价方式,老师远程、走访指导,确保假期自主学习的效果。学习小组以学(知识)、习(践行)为主要内容。
五、如何开展假期学生自组织学习共同体,建议根据以下方面制订计划:
(一)、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1.看3场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地球上的星星》《三傻大闹宝莱坞》《隐形的翅膀》《草房子》《小孩不笨》
2.参观1次博物馆 (或科技馆、纪念馆)描述(或描写》三件记忆深刻的事或物品。
3.进3次图书馆自主体验一次完整的借书、读书、还书过程。
4.读1本名人故事(或古典名著)
5.爬1座山 (或看1处海、游1条河)
6.外出旅游3次(低年级市内,中高年级市外)
(二)、动手制作,美化环境
1.完成1件自己中意的书画作品
2.制作1件创意手工作品
3.完成1次变废为宝的行动
4.设计1个未来的家
5.种植1种植物 (或养殖一种小动物)
6.制作1份植物标本。
(三)、自我服务助力他人
1.整理1次衣橱(或书架、玩具、卧室、杂物等)
2.给爸爸妈妈洗1次鞋袜
3.做1次小区义务劳动
4.完成1次探望老人的孝心行动 (或去敬老院福利院等)
5.做1次社会义卖活动 (或爱心捐赠)
6.挑战完成1次未曾独立做的事
(四)、参与劳动,体验生活(一日生活安排)
1.当1天“家长"
2.做1次大扫除
3.晒1次冬天的衣服及被褥
4.做1餐美味菜肴
5.做1次田园农事体验
6.学会1项急救技能
(五)、社会实践,培育情商
1.与同学交换1本喜欢的课外读物 (或喜欢的玩具物品等)
2.到同学家玩1天1夜
3.约同学到家里来玩1天1夜
4.参加(或组织)1次同学聚会
5.给爸爸妈妈写1封信 (或给老师、校长写1封信)
6.做1份小吃送给邻居共享
(六)、强身健体,娱乐休闲
1.学会1项亲子健身项目
2.学会1套健身美体操
3.学会1项儿童运动项目(轮滑、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
4.学会3项亲子游戏
5.学会3首儿童歌曲
6.学会1种棋类项目
六、总结是杠杆(评价过去,导引未来)
1.活动结束后,要三结合:与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结合、与班级工作绩效结合、与家长评价结合
2.总结要形式多样:作品展示(展与看)、演讲分享 (说与听)、活动总结 (写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