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难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冲孩子们大吼大叫。有时候是吼,有时候是骂。在中国有一句话老话叫:“打是亲,骂是爱”,这也成为很多父母吼骂孩子合理化的借口,任由怒火发泄在孩子身上,甚至说出一些刻薄的话。
长期责骂对小孩子而言是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我们对孩子说“狠话”时,表面上他会沉默着配合你,其实内心早已留下清晰的伤痕。
要学会包容你的孩子。孩子犯错,有时候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们的本性并不坏,甚至可以说是有积极动机的好孩子,我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身上的问题。
家长能意识到这一点,在纠正孩子的行为时,就会带着同情心,你就不会攻击他的人格和品质,重责其事,轻责其人。
家庭教育有时候会陷入一种困境:辅导孩子写作业,越是大声,他就错得越多;孩子做事磨蹭,你越催他越拖拉;孩子越骂越笨,越笨越被骂……
孩子的毫无改变,实际上就在提醒你要反思并改变你的说话方式。下一次孩子犯错、闯祸,别再大声骂他了,蹲下来,拥抱他,陪他一起直面问题,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