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9日 星期日 晴
说起唐伯虎,无人不知,小时候的唐伯虎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天赋异禀。而他的好友文徴明却是一个“笨小孩”,据说七岁才能稳稳站定,十一岁才会讲话。《明史》对其评价言简意赅:“徴明幼不慧。”
徴明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而他的好友唐伯虎15岁就中了秀才。如此的落差,并没有使徴明放弃学习。文徴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他的成就应验了那句话:天道酬勤。他人生的每一步都稳稳当当的走着,艰辛而坚定,缓慢而平稳。虽然到五十三岁那年还是没有考中,但他因才学而被工部尚书李充嗣推荐当了官。然而,沉稳的他并不热衷当官,后来请辞回家。辞官回家后的文徴明仍不停地创作,艺术创作让他长久保持平静,他活到了将近90岁,平静的离开了人间,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作品。
每当小余不认真对待作业时,我总会提起文徴明这个笨小孩如何孜孜不倦踏踏实实地求学的。学习需要沉下心来,用日复一日的努力去沉淀智慧的成果。记得毕业班会上,小余的数学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女生,我高中三年的物理,是拼了命的去学,尽管始终赶不上班里的男生。但我依旧努力学习,因为除了努力,我别无选择。”
求学之路并无捷径,唯有踏踏实实,带着努力,多加沉淀。
(小余妈妈的日记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