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大多数孩子在家,都不想学习,也不想做家务,每天只想看电视、玩手机,怎么教育孩子,又成了一大难题。父母和孩子,24小时形影不离,是对亲子关系的一种巨大考验。当我们如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才发现,不是每个父母都称职,也不是每种亲子关系都如想象里温馨美好。有人说三流的母亲做保姆,二流的母亲做教练,一流的母亲是什么样的呢?姑且不讨论这句话的对与错,无论是怎样的母亲,“榜样”也好、“教练”也好,“保姆”也罢,都有一个共同问题要面对: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01母亲的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意义极为重要,妈妈的性格与脾气,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妈妈性格温和,孩子性情也趋于平和,内心世界稳定。妈妈如果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孩子也心浮气躁,遇事情绪化,做事更容易失败。所以,控制情绪是做现代爸妈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要学的第一个字是“虚”很多爸妈很精明,一眼就能看出孩子的问题,而且忍不住很快就要指出来,这不是做父母的修养。在看到自己孩子优缺点的时候,做家长的都不要立即就反应出来。为什么不要动,因为孩子需要空间去自己成长。母亲随意而过多的评价,往往使孩子丧失内在的动力,而更多在意母亲的反应。有的家长很纳闷:“孩子在别人面前都很好,一回到家,一看到自己的妈妈就变了另一个人似的,变得急躁又不可理解。”为什么这样,可能就是这个“虚”没做好。做不到不露声色、不能够“虚”下来的母亲,无法给孩子的情绪提供一个空间。孩子的情绪得不到母亲情绪的包容,要么变得谨小慎微,要么对抗性强,亲子关系难以顺畅。要学的第二个字是:“弱”母亲在孩子面前要学会示“弱”。强势妈妈的孩子很难自信,孩子的自信会在妈妈一直强势的状态里一点点削弱。能够在孩子面前示弱的父母,实际上是通过示弱实现对孩子的托举,孩子的内心会因此逐渐自信而坚强。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就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对孩子一直强势的父母,实际上是在压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要学的第三个字是:“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真正的教育力量在于“柔和”。你会发现,越柔和的母亲,有时候带动孩子的能力越强,越是扯着嗓门整天对孩子叫嚷的母亲,则往往难以挑起真正引导和带动孩子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