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3日 星期四 日记472篇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吟诵群里发送古诗,还不到六点,时间还充足,打开帆书听樊登老师讲书《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我若扬帆起航,孩子何惧风浪
内在有安全感的人,对自己现在和未来的状况是可以把握的,面对恐惧和焦虑的时候,有信心可以克服。有安全感的人不是已经消灭了恐惧,而是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恐惧,来面对真实的自己。
缺乏安全感的父母说:“人必须有钱;人必须有用;人必须优秀;人必须强势;人必须完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类父母认为外部的这些条件是很重要的,而且是强迫性的、必需的。
具足安全感的父母常有的人生假设是:“第一句,天塌下来有长汉子顶着;第二句,儿孙自有儿孙福;第三句,那又怎么样呢;第四句,示弱是一种美德;第五句,试错是天赋人权;第六句,一切皆如我愿,有些还会更好。”很多事情的结局都是好的,如果最后不够好是因为还没到结局。
安全感强的父母都是能够接纳不确定性的,安全感弱的父母都是抗拒不确定性的。
过度地控制,追求完美,以及拥有过度负面和消极的价值观,这些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 如何一边疗愈自己,一边培养有安全感的孩子?
第一步:自我觉察
父母要先意识到,发脾气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第二步:用内在安全感模型检视自己早期的依恋关系
用圆圈描绘出原生家庭的关系。
透过孩子的挑战和困难,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
尝试正面表达自己的情绪,不要用愤怒来掩盖真实情绪。(所有的愤怒都来自恐惧)
第三步:与孩子共同成长
生理层面:父母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心理层面:父母和孩子一同读书,培养内在智慧。
社会关系互动层面:熟悉的家庭之间可以结交为伙伴成长。家庭,孩子共同玩耍,父母互相交流心得。
很多的‘必须’并非真的必须,很多的‘不安’其实只是源于父母内心的不安。父母要做的,是相信孩子的生命力、陪伴他们,而不是代替。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力量去面对人生。
一个不完美的孩子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家庭,我们所能够做的事就是不断地成长。我们自己不断地成长,进而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好的成长性思维,他才能够更加具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