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篇好的文章,就像是炎炎夏日里的一缕清风,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不觉烈日的炙烤。这不,本周的共读第四条让我尤为感触,收获颇深。
文章中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让我想到了学无止境一词。都说语文就像是针线筐里的线头——捋不清,课本上各种词语的解释,各种句式的讲解,还有课堂上孩子们五花八门的问题,让作为语文老师的我深有感触哇。老师不是万能的,我也有含糊的时候,怎么办呢?学习了查字典之后,我会跟孩子们一起翻阅字典寻找答案。这怎么够呢?不能每次都和孩子们现查现知吧。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也会格外的去注意一些生字的读音、释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是引导孩子们去探索认识更多的传统文化的敲门砖,我们老师能做的是用自己的认知去引领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智慧天地。任重道远的责任,让我们必须做到终身学习,不是吗?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鞭策自己,让自己充实的同时,也能带给孩子们更丰富的知识传授。
语文园地中有一句话“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这是我们要教给孩子们的,同样也是自己要做到的。“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了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样进行一节课,于是翻阅专业书,查看公开课视频,去听其他教师的日常课…各种学习,最终鼓起勇气,开始自己的课堂。还不错的感觉,我想大概也有自己努力学习的成就感吧。困惑就像是丛林深处的一朵花,通过努力钻研会发现通向芬芳的道路,最终收获艳丽的花朵。
“教学相长也”,作为老师的我们,不仅仅要担任教的重任,还要积极主动的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丰富孩子们,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