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126、长安三万里
王凯印爸爸

图像

《长安三万里》是具备全龄动画气质的作品,家长在带孩子观影这件事上就会有一些顾虑和担忧,毕竟这类直接触及中国最优秀古典文化的动画电影屈指可数,孩子们在看完以后,也必然会激发心中对于唐诗更美好的认知,而不再局限于枯燥的“全文背诵”带来的负担,真正透过电影感知到唐诗名篇中蕴藏的艺术价值。

不仅如此,电影《长安三万里》更借助高适、李白的故事展现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盛唐到晚唐的历史画卷。而电影院提供了最佳的沉浸式体验,可以帮助看电影的孩子更好地感受“唐风之美”,这点同样难能可贵。

唐朝,尤其是盛唐,不仅仅只是一段尘封的历史,更寄托了无数国人对于这片土地最美好的想象与希冀,“大唐,人人都写诗”。时长168分钟、全景式展现盛唐风华的《长安三万里》俨然是一部动画版的《唐诗三百首》。片中48首经典诗句、名人典故,仿佛是给放暑假的学子们准备的特别版《中国诗词大会》。影片自上映以来广受关注,凯印昨天下午也去观看了《长安三万里》这部动画片,它为什么火到出圈?

这个暑假,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都会在影厅里一起背诵电影里的唐诗,这是独属《长安三万里》上映时的奇观,蒙阴也不例外。168分钟的片长堪称“鸿篇巨制”。作为一部动画电影,能让大大小小的观众“坐得住”,不容易。“影片放映时,不时听到影厅内有孩子在跟着片中人物背唐诗,这些唐诗在他们的学习中真切地接触过,所以会产生共鸣。”影院工作人员说,“优美绚丽的唐诗视觉化呈现,加上生动鲜活的诗人群像,让孩子们在感到亲切之余又倍觉惊喜。”而带孩子前来观影的父母对这部影片更是大加赞赏:“这部电影不但是一场美育教育,更是一个文化宝藏。”《长安三万里》中一共出现了48首经典唐诗,对于从小就背“床前明月光”的中国观众来说,搭载在唐诗里的文化基因被触动了。

《长安三万里》大部分诗歌的融入都比较贴合当时的情境。比如《静夜思》的出现,两位主角在喝酒,很自然地想到故乡;黄鹤楼上李白看到崔颢的诗,用一种虚拟的方式来呈现,意境跟内容很配。《将进酒》作为片中最值得称道的重场戏,借助动画的想象力,对这首诗进行了视觉化呈现,意象汪洋恣肆、充满想象力,有大鹏展翅的波澜壮阔,也有李白对老庄道家思想的阐发。《长安三万里》谈诗但不限于诗,多位诗史名人的跌宕命运相互交织。当那些人们熟悉的锦绣诗歌一出,观众对于其人其事其诗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带入。比如,杜甫也曾是无忧无虑的孩童,日后却在乱世中颠沛流离,当再读“国破山河在”,更能感受其中寄寓的沉痛心境;再如,李白乘一叶小舟穿过江流,吟出“轻舟已过万重山”,那是故事里高适和李白的处境写照,他们正各自从一场围困中活出生天:于高适,反杀劲敌,战胜难关;于李白,重获自由,飞鹤相随,青山两岸走……这种共情式融入,或正是引发众多讨论的一个原因。《长安三万里》谈诗,其画面亦如诗,这也是这部国风动漫电影的出彩之处。在诗文美学与画面光影中进出游弋,不易有出离之感,正应了那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电影展现的唐朝风貌获赞无数,辽阔的山河盛景令人流连忘返,想象力奇绝的“诗话世界”更是让观众大呼“震撼”。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62252
推荐日记
《善意的谎言?》
《小小帮手》
《亲子日记第93章》
《亲子日记(604)周末快乐的一天》
《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 天气晴(130)》
《2023.7.17星期一晴亲子日记第113篇改变策略》
《2023.7.16 星期日 天气晴》
《高速感受》
《忙碌的一天》
《亲子日记(2039篇)分享好文》
《亲子日记》
《2023年7月17日星期一》
《背诵》
《日记》
《桃你喜欢》
《132》
《摘抄小录》
《97吃苦耐劳的类成旭》
《第706篇》
《儿行千里父担忧(80)》
《亲子日记第810篇》
《2023.07.17 (五月三十) 周一 晴》
《回老家(亲子日记125篇)》
《高温的一天》
《回老家!》
《2023.07.17 亲子日记第134篇》
《小尾巴日记》
《7月18号陵城区第八中学七年级四班陈雪今天阅读《三国演义》打卡第2天23-24回》
《亲子日记第123天》
《7月17日《水浒传》打卡第11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