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18 周二 晴 亲子日记第145篇
不要论断别人,免得被论断。
我们怎样论断别人,也必怎样被论断。
【道德评判】
指责、侮辱、贴标签、批评、比较、分析都是评判的形式。我们会认为那些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都是不对的不好的。当我们在指责和评判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是防卫与对抗。就算他当时遵从了,很有可能是出于恐惧、内疚和羞愧,但并不是并不是发自内心的。
【做比较】
评判的另一种形式是做比较。如果真的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悲惨,就去学着与他人做比较。
所以不要对比不要做比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都有自己擅长的领悟。孩子可能语文成绩不好,但是数学 英语比较擅长。也可能孩子语数英都不好,但是孩子体育好。再或者孩子各科成绩都不好,但是孩子善良有爱心,这也是孩子身上的优点。不要去跟别的孩子做比较,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不过是花期不同,可能有的孩子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颗参天大树。不管孩子是什么,都需要我们做父母的认可。
【推卸责任】
当我们将行动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时,我们便在试图推卸自己的责任。
我们有时候想推卸责任时候的表达会用上不得不这个词。就像我们怕孩子学不好,将来生活不好,所以才想让孩子好好学习。很有可能我们的这种管控心理带给孩子的也是反感的压抑的。
【其他疏离生命的沟通形式】
当我们以“要求”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诉求时,实际上已经是在或明或暗的指责或惩罚那些不配合我们的人了。
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着权利地位掌握权威的人。就比如我们父母会要求孩子怎么做,让孩子守规矩,我们可以通过惩罚让他们服从,但是这种惩罚的服从并不是他们真的接受的,我相信所有孩子都渴望改变的,发自内心的改变,是因为他们知道改变能给自己带来益处,而不是因为不想受到惩罚被迫服从。
学习非暴力沟通,我们就能够清楚而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而不是指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