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家庭教育似第一道染缸
泉水叮咚

其实,到学校才开始接受的教育,已经是再教育或第二次教育了。

民国初年的广东省省长朱庆澜,在任期间的1996年,亲自撰写了一部名为《家庭教育》的者作,并于 1917 年由他本人捐款公开出版,分发给广东省的家家户户。

朱庆澜认为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是“至要紧的事”。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6岁入学前、入学读书和离开学校走上社会这三个阶段,形象地比喻为“三道染缸”。

他说--

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生活6年,好似第一道染缸。家里6年教得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到了进学堂,再得好先生,就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到了世界(社会)上,哪怕遇着坏朋友,坏染缸,想把他变成黑色,他那大红的底子,一时总不得变的。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了。万一在家里

6年,教的法子,养的法子不好,比如白丝一下缸已经染成黑底子,进了学堂,就有好先生,想把他变成红色,那黑底子总是难退得去。就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色,仍旧是个半红半黑的。如果学生再遇着不热心的先生,到了世界上,再遇着坏朋友,坏染缸,将黑底子一层一层加上黑色,自然变成永不褪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丝总是白的,只看第一道染法如何。个个人生下来都是好的,只看6岁以前家里的教法怎样。6年里肯费力,将来就受用不尽。

朱庆澜注重学习外国人早期家庭教育的做法。

儿女小时候,随你爱怎么教,就怎么教。教小孩子本是极要紧又是极容易的事,各人偏不在容易的时候去教,偏要等到大了不容易教的时候去教,又费力,又无益,岂不是怪事吗?

朱庆澜所说的“家庭似第一道染缸”的比喻,是不是挺有道理。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现在就抓紧时间,给孩子染上孩子喜欢、大人喜欢、社会需要的颜色吧!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66268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2043篇)林花谢了春红》
《拖拉的暑假》
《《红星照耀中国打卡第五天》
《漏水的空调管》
《农历6月来了》
《陵城区第八中学七年级六班徐亚旗《三国演义》读到46回》
《亲子日记 1783 琪琪外婆 琪琪假期生活》
《2023.7.21 星期五阴(86)》
《观《长安三万里》有感》
《62、观《长安三万里》有感》
《又开始早读了》
《亲子日记(29)任书筠写》
《惊心的一幕》
《7.21》
《亲子日记(137)2023年7月20日星期三》
《133》
《亲子日记第136篇》
《家庭教育似第一道染缸》
《爸爸过生日》
《陵城区第八中学七年级四班李吉昊打卡《红星照耀中国》》
《101忙忙碌碌的一天。》
《忙碌(126)》
《亲子日记546天》
《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
《努力的意义》
《小记(129)》
《好人值得学习》
《暑假生活》
《145读书有感》
《544小聚》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