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读的是《学记》13、14、15三条内容,通过阅读,我对里面的教育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本条讲了六点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我们都知道刚上一年级的孩子除了认字,还要开始学习握笔写字了,但是现在很多家长都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让孩子拿笔写字,对于一些不太负责的家长,他们只重视孩子会不会写,而不注意孩子的握笔姿势是否正确,以至于在孩子进入一年级后,老师要拿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孩子改正握笔姿势,却收效甚微。因此,我们无论在教孩子学习什么知识时,一定要让孩子第一次就要做对,因为第一印象很重要,错了的话以后很难改正。孩子的交友也很重要,从教十年里,我发现学习好的同学的朋友大多学习都不错,活泼好动的同学的朋友大多也都活泼好动。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老师的的我们,应该把孩子往好的方面引导。如果发现班里有爱读书的同学,我们就让他在课前三分钟分享自己阅读的有趣故事,并对其使劲的表扬,让其他同学也有想读书,想在课前分享的意愿,这样班级的读书氛围就形成了。如果发现有同学的手抄报很好,老师可以课上与同学们一块点评,课下欣赏,相信被表扬的同学会越办越好,其他同学一定也能取长补短,整个班级的手抄报也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本条中强调了师生融洽的重要性。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一味地以命令的语气跟同学们说话,这样会很容易完成学生的反感和叛逆。在教学中老师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本条主要讲了学生的缺点的四种类型。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因为贪多而导致知识掌握不扎实,有的学生知识面太窄而孤陋寡闻,有的学生做事草率但很勇敢,有的学生一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总而言之,导致这些缺点的形成的原因是学生心性的不同。
总之,短短的三条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我也将会把我学到的教育理论运用到我的实际教学中去,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