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丁点小事让孩子去做,他却总是磨磨蹭蹭拖延时间。孩子不够自律,是因为意志力缺乏。意志力,就是人在为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中,果断决定,自觉行动、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所表现出的心理素质。意志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到环境影响或者通过培养训练获得的。儿童0-7正是意志最具可塑性阶段,孩子总是不加思索的行动,只有在7岁之前发展出足够的意志力,才能在日后的智性学习里用逐渐高度发展的意识来平衡一部分早期培养起来的意志力。意志力发展的七个阶段意志力的发展有七个阶段:本能——冲动——欲望——动机——愿望——决心——决定。前两种的意志是与生俱来来的,是无意识的,后五种带有一定的意识但是很多时候也是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本能完全无意识的,与生俱来,不受我们的控制,它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生存下来。冲动是意志的第二个层次,比如饥渴是一种冲动,玩耍是一种冲动,它为我们能够完成一些事情做好准备。五岁之前的孩子大部分生活在这两个意志层面里面,这两部分的意志是具有共性的,非个性化的。越小的孩子越依赖前两种低的意志在行动,他们的意识处于混沌的状态,他们分不清周围的人和事,在感觉上觉得什么都是一体,这时候的孩子也是一个纯的感官体,他不加提炼的吸收周围的一切,这时候的孩子模仿的能力是最强的。稍加留心在三岁前的孩子身上很容易看到这种显像的模仿,三岁之后孩子的模仿越来越有深度,他们不止是模仿成年人的行为,他们会去模仿成年人的语言、习惯甚至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对待周围人和事物的态度,为了能够成为值得孩子模仿的榜样,这也正是我们不断提升和改变自己的动力。 动机意志的第四个层次,动机通常是我们做选择背后的东西,它有的时候具有意识,有的时候又不那么清晰。五岁以后孩子的玩耍逐渐加入动机,他们会在玩耍之前在脑海里构画图景。一开始是根据看到的材料来形成玩耍的图景,然后他们就会先有一个想法然后根据需要去寻找材料,再大一些到了六岁以后他们的游戏中就有了计划性,他们甚至在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计划好了今天要玩什么,和谁一起玩儿,有时候他们还会延续前一天的游戏继续玩耍。愿望意志的第五个层次,愿望是我们存在的核心,我们经常会在心里产生一个美好的愿望,同时这个愿望又是会不断变化的。我们总是想把事情做的更好,但是最终发现总是不那么完美,这对于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来说是一种折磨。很多的孩子在低龄阶段有完美主义倾向,他们不能接受事和物的不完美,可是他们正在成长和发展中,能力有限,有很多事情他们的确做不到,而不完美的物品在生活中又随处可见,这也是孩子产生情绪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传达一种思想我们不必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完美,但是我们总是能把事情做的更好,愿望就是促使我们把事情做的更好的动力。同时愿望也不是总是能够被实现的 决心意志的第六个层次,它把我们没有实现的愿望汇集起来,是一种强化了的愿望。决定意志的第七个层次,通常我们会在这个层次来把我们的意图变为现实,但是这个层面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他需要我们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意志,最终才能成为一个具有行动力的人。学龄前的儿童意志通常发展到第五个层次,后面两个通常要等到孩子大一些才能开始发展,甚至成年以后才能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