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好几天了,终于选定了孩子比较中意的房子,今天刚签订了合同,孩子爸爸就迫不及待地开车带孩子去住下了。
想起刚结婚时我们只有一间小屋,还是东西走向,冬冷夏热,家里长久见不到阳光,很是艰苦。孩子小时候特别怕冷,每年冬天一放假我们就早早坐火车来姥姥家,为的是家里有暖炕,孩子会舒服些。可如今,我们住上楼房了,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些,孩子就住不惯姥姥家的老房子了。为此老爸早早安了空调,可孩子还是不习惯。哎,真是应了那句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之前和孩子聊起来,他也默许。有时候我也反思自己,之前的努力的确是希望孩子可以生活的好一些,到如今,生活确实改善了,是不是无形中也娇惯了孩子?
和好多家长聊起来,都说,确实现在条件好了,都想法设法给孩子创造一切优越条件,我们小时候上学睡的都是大通铺,现在孩子都无法想象。那时候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风扇,我还记得冬天被窝特别冷,我们挨着的同学就两个人挤在一个被窝里,合伙盖两床被子,我们照样不觉得苦,一门心思努力学习,也不会和家里哭诉或者要求什么。
现在的孩子,有的家长甚至从小学开始就陪读一直到高考,从一日三餐到作业辅导,还有各种兴趣班……妈妈一人围着孩子转。妈妈们内卷的不行,孩子却是一副躺平状态。个人觉得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要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发自内心的“我要学”,才是教育应该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