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两个孩子在楼下玩看到这样一幕。
邻居家小男孩在小区游乐场,和几个同龄人玩得正开心,却突然被一个大孩子推倒。对方大声嚷嚷着“不准你玩这个”。吵闹声一下子吸引了大人们的注意,只见邻居匆忙地走过去,扶起儿子,拍了拍他身上的灰。笑呵呵地说:“没事没事,哥哥不是故意的。”推人的小孩妈妈一脸歉意,不停道歉,邻居也反过来“安慰”对方:“没关系的,小孩子玩闹嘛,反正都
都没受伤。”“来来来,继续玩。”简单的两三句话,很快化解了这场冲突。
孩子们继续进行刚刚的游戏,大人们见没事了也继续唠自己的嗑。只有那个受欺负、被人推倒的孩子,愣愣站在原地。看到他泛红的鼻子和眼睛,紧抿着的嘴巴,真的令人无比心疼!这时,女儿吐槽了一句:“他妈妈一点也不顾及他儿子的感受。”
是啊,他妈妈完全忽略了他的心情,更看不到他快要哭出来的样子。“大人不该觉得自己看透了孩子。”我也略有感慨地说。
在邻居看来,刚刚的冲突不过是一件小事,无须在意。可对孩子而言,父母嘴里的“没关系”,带来的是被别人欺负后的屈辱感,被父母忽略后的失落感。表面上看,父母好似教会了孩子妥协和原谅,但实际上,却让孩子失去了勇敢的底气。
所以爱孩子,不是单纯告诉孩子“以和为贵”,顾全大局。而是在孩子受欺负,自我权益被侵犯的时候,能给孩子一身自我保护的铠甲。当孩子被欺负时,正是孩子脆弱和需要爱的时候。父母及时的介入和支持,能让孩子心里充满安全感,从而拥有与世界相处的底气。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的心灵。”我作为母亲,也一定要站在女儿的角度,关心她的心情,重视她每一件“有关系”的小事,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爱护。只有用爱为她披上坚固的铠甲,她才会在日后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成长中,勇敢捍卫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