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8(农历六月二十二)星期二 晴
志愿者服务由于车座位有限,没能去成。
正好在家和爱人修修下水管吧,我们的洗衣机在二楼卫生间,下水经过一楼餐厅墙边,这段时间一洗衣服就渗水,量不多,却防碍我们的心情。他割开天花板,也没看到哪里漏水我…我打开洗衣机开启衣服模式,还是没有漏水的地方,那水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天花板破坏了却没找到原因,我安慰说:“至少我们排除了下水管破裂的可能了。”我爱人想了想说:“还有一个可能是水气凝结,因为天花板没留通风口这个原因极大,割开这个洞,说不定就不渗水了。” 一天内我一直在关注着各种生活用水方面是不是会流水渗水。可无论我怎么折腾都没渗水,也许爱人的结论是对的!天花板就那样吧,当透气孔了
到了下午,蚕种场的领导又来找我们箱子用,以前他们经常来找我们拆开的奶箱子,说是往外发蚕种大小正合适。每次都会拿着蚕的附属品来作为答谢,我跟她们说不用备礼品,他们说不在东西多少都是个心意。这不今天又给拿了一包蚕蛾,蚕蛾的价值比那些箱子要多,我怎么也推脱不掉,只能接受了她们的善意…种善因得善果!
今日立秋了,朋友圈里都是立秋的消息!我也附庸风雅一回,找到四首立秋诗,句句唯美,首首经典,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秋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
刘言史:叶动秋声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译文:
从立秋这天的早晨起,暑气消去,秋风也早已被惊动,阵阵而起。
碧蓝高远的天空收敛了夏天的景色,树木在风中作响,那是秋天的声音。
“流火”指农历七月,出自《诗经》中的“七月流火”。“商飙”指秋风。“木叶”指秋叶。
暑气悄然褪去,是谁惊动了秋风,带着凉意缓缓而来?秋高气爽时,天空已染上秋天的风韵,而潇潇落的木叶的声音,则是秋天的声音。
夏色渐收,木叶潇潇,一叶知秋,秋意绵长。
这首短诗写得极美,一惊一收一动,写出了夏去秋来的韵味。
方岳:秋日寻诗
立秋
宋|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译文:
秋天里为了寻找诗意,独自前行,只见藕花还在,香气犹存,凉风吹来,池水中风情无限。
天气转凉,反而觉得诗歌难以写好,一切美好的诗句,仿佛都写在了夜间落在梧桐上的雨声之中。
秋天,仿佛就是一个写诗的季节。作者踏着立秋的脚步去寻诗写诗。见到池塘里残荷摇曳,暗香犹存,面对着自然之境竟不知如何将这首诗写好。一觉醒来,听见梧桐夜雨声方才明白,原来美好的诗意,都会被秋夜的梧桐细雨囊括了。
秋天本来就是一首诗,只需用心去看,自然成就一首好诗。
杨万里:暑中喜立秋
六月十三日立秋
宋|杨万里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译文:
炎暑中剩下的喜悦便是到了立秋,并没有半点西风吹起特意吹起来。
打点井水浇花不至于太过昏昏欲睡,洒点井水在荷叶上看水珠轻轻滚动。
立秋虽到,暑热犹存,没有半点凉风吹来。好在池中有碧绿的荷叶,昏昏欲睡中唯一的乐趣,是打来井水,浇在荷叶上,看着晶莹的水珠在碧绿的荷叶上滚动。
暑热里的乐趣,不仅仅是迎来了立秋,还有满满的童趣。
元稹:一叶惊心绪
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唐|元稹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译文:
没料到夏天就这样到了尽头,凉风暗暗吹送迎来了秋天。
银河上搭起了鹊桥,织女牛郎相会在玉楼。
寒蝉的鸣叫之声在耳畔聒噪,晶莹露珠在林间枝头缓缓滴下。
一片叶子惊起了心中的情思,怎样才能够不会再增添忧愁呢?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时光不等人,凉风起时夏将尽,四季轮回中,还可以看到七夕鹊桥相会。这个作者对浪漫的秋天总是让人期待的。寒蝉鸣,白露滴,一叶落,又惊起淡淡的忧愁。
秋天没有夏日的清凉,也没有了夏日的葱郁,取而代之的是潇潇落叶带来的忧愁。
你喜欢那首诗的意境呢?
马站中小五三班刘义诺妈妈
潍坊实验中学高一30班刘宇桐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