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顺势而为
秦艳

2023年8月20日,晴,星期一,亲子日记第162篇

学习:

“如果你觉得教育孩子很痛苦,那一定是你用错了方法。”

孩子和自己对着干,不听话,的确会让父母沮丧无奈,但这背后,往往是父母出了问题。

如果懂得以下这四种思维,相信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能发挥奇效。警惕“刻板”效应:

放下对孩子的偏见、成见。之前重庆一个五年级小男孩,中午在家用手机上网课。学得正起劲时,却被爸爸误会在偷玩游戏,还遭来一顿打骂。极度委屈之下,小男孩鞋都没来得及换,打着赤脚跑到附近的派出所报警,举报爸爸打他。

在小男孩看来,用手机听课、做练习,多正常的事情。

可爸爸看他摆弄手机,问都不问清楚,先入为主给他贴上“贪玩”的标签,严重伤害他的感情。

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明明没做什么不该做的事,可能只是动作慢一点、态度差一点,没按着父母的期待来,就被批评、指责、打压。

在父母心里,他们总和“不听话”“错误”挂钩,不管怎么做,都很难摆脱父母心里那种不成器的刻板印象。

一位知乎网友曾透露:

小时候自己不过是调皮了点,喜欢搞点小恶作剧,妈妈却会骂自己“惹事精”、“扫把星”。

后来长大懂事了,自己行为比较收敛,很少欺负弟弟妹妹。

“可在妈妈眼里,我还是那个让人不省心的捣蛋鬼,只要有人哭,就一定是我惹事,欺负别人。”

正因为总被指责、误解,渐渐地,他开始“破罐子破摔”,真的成了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天天惹是生非。

“刻板效应”表明,孩子习惯被别人用消极的眼光看待的话,只会越来越没有信心,产生更强烈的反抗情绪。

即便他有改变、进步,父母的偏见往往也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伤害他的自尊心,最终破坏亲子关系。

《智慧教养》中有这样一句话:

“错误的教养方式制造出错误的孩子,它们因此衍生出的影响,远比父母想象中多得多。”

孩子一旦被贴上某种“不好”的标签,很容易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智慧的父母,懂得放下对孩子的成见。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194330
推荐日记
《8月21日 亲子日记92》
《第491篇 秋雨》
《亲子日记129篇》
《乌兰布统的夜晚》
《反思中进步亲子日记第1244篇》
《2023年8月21日第162篇》
《日常记录》
《亲子日记第845篇》
《小棉袄,皮夹克》
《亲子日记501》
《8.21亲子日记567篇》
《记录生活第189天》
《常怀感恩之心》
《173.让困难变成前进的垫脚石》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天气小雨转多云 (165)》
《假期日常》
《8月21日》
《亲子共读第12天》
《8月20日》
《中文有多美(诵读父母规第37天)》
《203. 不要做硬核女人》
《淋雨了》
《8.21第576假期第46天》
《161、不要瞎比较》
《随笔(161) 2023.8.21 星期一 天气晴》
《不能丢失的孩子气》
《“亲子日记”0188》
《亲子日记的185篇》
《打卡《父母规》159》
《第四十九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