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醒来的人,才知道自己不在梦里。
爱因斯坦说:“我们不能在制造问题的同一个维度上解决问题。”就像我们无法在溺水的状态下把自己拉上岸。所以必须换个维度发现问题、破解问题。
有一种叫作“害怕失去”的木马程序。
其中的一种表现是,不敢拒绝别人。这是因为怕拒绝别人后,会失去别人或者有损于自己的形象。当然,这样的好处是拥有很好的人缘。但是,坏处是会揽下一堆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和工作。等到自己精力耗尽,不能再承担过多责任后,还会被别人批评自私自利。
另一种表现是,怕被别人拒绝。这是因为被别人拒绝后,害怕自己失去尊严。虽然这样的人不给别人添麻烦、独立性强。但是,这样的人同样不敢与他人合作,更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意愿。面对稍纵即逝的机会,也会因为好面子而失去。
拒绝背后隐藏的是恐惧。拒绝别人是恐惧别人不高兴,被别人拒绝是恐惧对方不喜欢自己。
破解方法就是,要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即使拒绝对方,也相信对方可以找到其他的处理方式。即使被拒绝,也相也要相信自己,可以找到其他的解决路径。
有的人觉得,原生家庭毁了自己的一生,其实没有那么严重。
在抱怨父母的缺点时,我们更应该想到的是,他们帮我们活出了我们不想要的人生,是在替我们试错。
我们不需要总是想着“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这说明,在潜意识里,你一直认为“自己不够好”。但其实,你已经很优秀了。
人生,是用来享受生活、享受快乐、享受爱的。何时能够真正获得幸福?就看你何时离开那个“零和游戏”的竞技场。比较,是不快乐的根源之一。与别人比,要么输,要么赢;与自己比,无时无刻,没完没了。只有放弃比较,才能收获内心的平静。
希望你也可以快速判定出自己的木马程序如何摆脱茫然、无力感,为自己而活。
特别想分享给大家书中的一段话:
四十岁之前要活出 “双倍龄”
例如:
二十岁要活得像四十岁般自信独立
三十岁要活得像六十岁般慈悲智慧
四十岁要活得像八十岁般了悟生死
过了四十岁就要逆转成 “对半龄”
例如:
五十岁要活得像二十五岁般青春好奇
六十岁要活得像三十岁般冒险无惧
七十岁要活得像三十五岁般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