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4日,星期日,晴,亲子日记第176篇
今天学习一篇文章:
家有男孩,说起跟儿子之间的沟通。
妈妈们常常是一肚子苦水。
“怎么说都记不住,为什么每次都要我说”这是灵魂拷问。
“我说了,但是他听不见,耳朵闭上了。”这是无可奈何。
“我不说了,你去吧,你试试看!”这是缴械投降。
我几乎每天都忙着一边跟儿子沟通,一边给老婆做工作宽宽心。
比如有一次,因为双减的缘故,小小鱼回家基本不要做作业了。
一有时间就捧着课外书,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的读着。
如果你不叫他,会一直在那读。
“去洗澡了啊!明天还要上学”妈妈第一遍开始提醒了。没有动静。
“还不去啊!为什么每次都要我这么喊呢!”这时妈妈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我坐在书房都能感受到老婆的怒气在上升,赶紧出去灭灭火。一般这种情况下,我会直接走到儿子那,再跟他说一遍,然后把书拿了。因为妈妈已经提醒了你很多遍,而且时间也不早了。
“你要看着他说,下一个指令才有用。”我说
“你没看见吗!耳朵闭上了。”还一边摸了摸他的耳朵。
的确,他们在认真做自己喜欢的事时,耳朵是会闭上。
这也是妈妈们经常喊破嗓子,可男孩们却一动不动的缘故。
建议直接走到他面前,拍拍他的肩膀,或者摸摸头,给他一个提醒,然后再面对面下这个指令。
这样沟通会更有效一些,而不要总是朝着空荡的客厅喊他们。
遇到问题,好好说,别抱怨!是给男孩们最好的礼物。当孩子玩着自己心爱的玩具,或者沉浸在课外故事书中,可我们却在喊着他快点快点。
这样的沟通结果会导致“怒气”的产生。大部分的父母会在说完要求之后,就不由地开始抱怨:
“为什么你要这样?”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就不要让父母操心。”
“我也不管你了,随便你。”
当气呼呼地跟孩子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你的情绪肯定很差。
内心又急又气。
孩子也许会被这怒气吓得赶紧动起来。
可这样的沟通,真的太费爹妈。
所以当我那天听到老婆的抱怨后,我感觉做爹妈的我们,真的太不容易。
为什么不能对自己好一点。
我的建议是:声音低一点,语气平和一点,可以直接提醒他,说具体的事就行,后面抱怨的话就省略吧。
没有哪个孩子喜欢总是抱怨的父母。
因为天天在后面加一句“为什么这么大了,还要我总是催催催”
只会让自己生气,而孩子听了,其实并不会有太多的改变。
刚开始也许还有一些情绪对抗,时间久了,甚至都不会有反应。
一句话一旦听多了,就会形成习惯,听的人就会直接忽视。
遇到他们跟你拗的时候,好好说话永远比责骂有用。
好好说话,孩子愿意听的概率要大很多。
虽然有时他们还是会表现出抗拒。
但看到了父母的用心和对自己的尊重。
他们还是会在冷静的时候反思。
而不会被那种对抗情绪一直控制着,跟父母根本就没有沟通的意愿。
“那他不听怎么办?”
“让他接受自然结果,承担后果。”
“比如最近9点半睡觉,9点才去洗澡,那故事时间会减少,甚至听不了多久。”
当需要承担的后果出现时,帮他分析,为什么会这样。
多了几次,就会自觉地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