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上班摸鱼日记
耀武杨威

最近赵博士出差了,所以大家都很清闲,于是我经常在实验室里摸鱼。实验室的电脑只能登知网,所以摸鱼时刻我走马灯地看了很多博士的毕业论文,我最喜欢的还是看致谢部分,经常会把论文致谢当做小说来读,我觉得那是我和作者离得最近的时刻。


在正文部分,大家是体面严谨又渊博的科研人,把自己的一方学术小山耕耘的井井有条,你会觉得他年轻有为,但你不会觉得他很亲近。他就像站在高层论坛峰会的青年代表,镜片反射着熟透了的灯光,麦克风轰隆隆在全场回响。他们的形象层层高光,高高在上又摇摇晃晃。


而致谢部分不是,致谢部分我可以看到他们的肌理毛孔,甚至可以听到做不出成果的叹息和脏话。比如有人感谢自己的猫猫,有人感谢导师在带她参与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吃到了惊为天人的美味甜点,比如有人感谢室友在学术瓶颈时陪他在学校湖边吃完了一碗香辣泡面,大家这时候没有皮鞋西装与灯光,他们就朴实地表达着、回忆着,不用那么铿锵有力聚精会神,走过的泥泞早就汇聚成了一条翻涌的河,他们在河里说我并非除了学历一无所有,这里这里和那里都是我的收获,删删减减,千言万语汇成了一页的致谢。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在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


“深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的身不由己。幸运的是,命运到底还是有一丝怜惜。”


这是黄国平先生的博士毕业论文,一位标准的小镇做题家,从大山走到城市,从土地里坐到电脑旁,读这篇致谢的时候,我仿佛闻到了他身上一路走来夹杂着泥土又混着花香的凛冽气息。


致谢是长舒了一口气的浪漫,是苦尽甘来的慢性伤感。人与人的悲喜或许并不相通,但是同为科研人的共情之处却直抵人心。在正文严谨而毫无个人情感的实验数据背后,生活的惊涛骇浪若隐若现,每个人好像都能在致谢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以下附上黄国平博士的致谢原文,希望以后自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来看看。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07239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第189篇——正式开学了 2023.09.04》
《彭梓贺小朋友上幼儿园了》
《慢慢长大懂事了》
《(1851)父母需要提升》
《兄妹一起去学校的第一天》
《周一幼儿园的快乐》
《马站镇第二小学》
《亲子日记之第415篇》
《114篇/2023/9/4日 迟来的总结》
《155篇》
《882转变》
《9.4第591 》
《2023年9月4号》
《升入中班的小朋友》
《亲子日记第509篇《升国旗》》
《亲子日记第194天》
《有时候看错人,不是因为瞎, 而是因为善良。 有时候帮错人,不是因为蠢, 而是因为把感情看得太重。》
《亲子日记第138天》
《亲子日记(175)有事干的感觉挺好》
《《亲子日记》第173天》
《孩子们的榜样》
《9.4周一》
《(亲子日记641)生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
《上学的路上风都是甜的》
《2023年9月4日是期一晴亲子日记第167篇》
《开学的第一天》
《2023.9.4》
《亲子日记162天》
《随笔》
《亲子日记,134》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