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中年父母的升级之路
糖果屋

2023年9月14日 星期四 晴


亲子日记第10篇


连续两晚上在辅导闺女作业时,河东狮吼。我感受到了自己情绪不稳定。警惕不要把它当成对生活的宣泄,防止闺女一直是紧张状态,在小心应对妈妈情绪上耗费精力。图像


人到中年,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自我价值与人生意义,会感到迷茫与自我丧失。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工作中也是一摊子事情。后来发现激情对中年人是一种浪费,梦想对于中年人只是一个牌坊。


但其实,中年人的阅历更加丰富,认知能力也达到了顶峰,只要好好利用,将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转折点,开启人生全新的阶段。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也曾说:"何时进,何时退,何时用,何时藏,人生就在这些之间,这就是焦虑本身。寻找焦虑止损点的过程大概率是痛苦的,但找到它特别重要,中年之路就是这样一段从痛苦到意义的旅程。"


小时候,我们耳濡目染了父母的生活态度以及处事策略。对孩子而言,父母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父母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身份认同,孩子也会渴望父母疼爱与认可自己,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内在。


长大后,大多数人都把灵魂的需要转移到了婚姻与爱情中。我们将灵魂交付给这个人,在亲密关系中向这个人敞开心扉,最后却发现对方其实和我们一样,只是一个普通人,会害怕,会有需求,也会向我们投射出沉重的期待。对方永远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为人父母后,多多少少都会将自己未曾实现的生活投射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实现我们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孩子必须承受的最大负担就是父母未曾拥有的生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或许已经见怪不怪,但更糟糕的是,我们会下意识地期望这个孩子能让我们开心,充实我们的生活。而忽视了孩子的天然个性以及成长需要,只为了满足父母的一厢情愿。


工作中,人们会通过自己在职场中的职位、在同事和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来确认自己的身份。人们还会被富有成效的工作所滋养,并通过世俗的成功来弥补内在的空虚。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戴着"人格面具",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人格面具"早已取代了中年人的真实面貌,让他们逐渐丧失了自我。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由关注外在世界转而聚焦内在生活,并弥补在前半生没能满足的人格发展需要。


倾听内在的声音。真实的内在被人格面具压制了,所以我们丧失了自我;因为内在的东西很少被肯定,所以我们很难发现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东西,以及适合自己的道路,其实一直都在那里。


由中年危机所延展出来的中年之路,为我们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机会。当一个人放弃对外在事物的过分执着,把重点放在内心成长上,他终将遇见自己浩瀚的灵魂。


想想我们在儿童时期或学生时代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重拾年少时的兴趣爱好。因为一个人感兴趣的地方,就是他内在能量聚集的地方,也是个人生命力能够绽放的地方。


梁实秋在《中年》写道:"如果说人生如花,那么,20岁如热情的玫瑰,30岁如高贵的牡丹,40岁则像淡雅的兰花,那是一种诗意的从容。花开无语,芳华烁烁;花落无言,余香阵阵。"

无论是人生的上半场还是下半场,都值得被期待,无论是第几个二十岁,都要保持热爱,善待自己。


我们要做的不是埋怨年龄带来的衰老,而要感恩岁月带给我们的成长,通过时光的洗礼,我们成为了更优秀的自己。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人生不必拘束于年纪,每一岁都是崭新的开始。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1218934
推荐日记
《上学》
《感恩成长日记第4天》
《429篇》
《变则通,通则达》
《173》
《174》
《闪闪的星星亮晶晶,小小的光芒照我行》
《2023.9.14》
《2323.9.13》
《亲子日记597篇》
《2023年9月14日 周四 晴》
《看书》
《信任》
《走路上学的幸福》
《176》
《亲子日记给我们带来的收获》
《323《生僻字》》
《不一样的早晨》
《2023.9.13快速完成作业第10天》
《牙仙子历险记》
《感动与享受》
《共勉》
《家和万事兴》
《177》
《越来越好》
《 2023.9.12.星期二158》
《孩子的学与玩》
《亲子家长会》
《好朋友》
《亲子日记第四十四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