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应该就这几天吧,突然觉得自己不焦虑了,就像突然大彻大悟了似的。
之前看到孩子错题就是愤怒、质疑,为什么状态这么差,为什么算个数都做不对,认为她这段时间浮躁等等。一系列觉得孩子不好,不相信她的感觉。随之而来的是焦躁容易对孩子们发脾气。某一天看到一个老师讲关于计算能力达标的标准,觉得有了标杆。也突然意识到,孩子计算不过关是方法没掌握,或者需要多加练习,而不是孩子能力不够。
有意识就会有改变。晚上没有再揪着说她怎么又有错题,而是提议跟她说下我做这种题的心得方法,怎么不容易错。然后每天多做30道口算题,先追求准确率,等准确率上来了再追求速度。孩子很配合,特别愉快。当然,对于真是态度问题,比如写字能写好但结果写的很难看,该教训就教训,逼上一把她就好好写了。挨训没有愉快的,但哭着写上一段时间就平静了,最后就愉快了。毕竟看着自己前后反差巨大的字,她能知道妈妈发火的意义。这种火好像并不打击孩子,而是推动她,也是相信她能做好的表现。
这种相信孩子的心态其实在弟弟身上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馈,只是之前自己没意识到。弟弟今年新上一年级,第一周老师说课上坐不住,跟小同桌讲话,提议晚上练习坐姿十分钟。如果不相信孩子还焦躁,自己肯定又急躁,孩子都被老师说坐不住了,这多么严重的事情。可我就是觉得这孩子懂事了,是个好孩子,这点问题只是刚开始没适应过来,练习下多提醒鼓励下肯定会没问题。每天乐呵呵的跟他讨论关于上课的规矩,陪他练习,肯定的告诉他练习一段时间就能做的特别好。结果真如妈妈保证的一般,孩子进步特别大,从开始的被老师提醒好几次,到一上午提醒一次,到一次也不需要提醒,到老师反馈说进步很大再到今天表扬孩子说进步特别大,上课坐姿和说话问题应该已经没有了。我们约定练完这一周,让他自己去问老师还需不需要继续练习坐姿(其实之前老师就说过不用练了,我想多练段时间巩固下)。
除了上课规矩,学习上他刚开始也吆喝着说不好记不住,现在自信心也慢慢展现了,大声读背,而且不觉得是难事。本来就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啊,不熟练多练习下就好,而且妈妈会帮助他的。
前几年的陪伴规划让孩子很相信妈妈,但我有时候乱发脾气也是真的。要经常提醒自己,孩子都是好孩子,如果哪里做的不好,只是需要帮助而已,而不应该作为被批评的原因。放平心态,相信孩子,帮助孩子,轻装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