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关于爱心和童心的随想的五个小节,给了我很大的震撼。那是80年代李老师刚刚参加工作时的一种状态,虽然年代不同了,但是我觉得像李老师那样拥有一份爱孩子的心,并且用自己内心那颗喜爱孩子的童心和孩子们融入到一体,用自己最真诚的爱去感动着每一个孩子。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学生并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也不是从孩子那里获得威严,而是真正得到孩子给你的尊严。
回想自己10年来的工作经历,只能觉得自己停留在对工作负责任的态度,对学生负责任的目的进行教学。和李老师比自己的教育情怀还差得很远很远,所以读李老师的书,会让作为老师的我不断的鞭策自己,要努力的用真挚的情感去关心爱护学生,从而真正的获得学生的尊重。
只有老师对学生有足够的尊重,当学生感知到你对学生是真诚,真心的爱是学生也会将真诚的爱,毫无保留的用行动去关爱老师。当李老师需要住院治疗时,李老师的学生却觉得是因为他们表现不好,把李老师气病了。从这一点上我可以体会出李老师在对孩子们用多大的真诚感动他们,从而让他们认为李老师的病,是因为他们而导致的。
无论是高中生,初中生还是小学生,我觉得其实老师注入情感的教育,孩子们也会将情感注入到老师的身上,尤其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孩子们发现老师有难题的时候,他们会想尽办法去帮助老师,从而为老师减轻负担,这就是孩子们的纯真和成人是有区别的。比如李老师的妹妹生病了,高中的孩子们用自己的秘密行动去表达李老师对他们的好。
作为老师,我要学习李老师对孩子真心的爱,用行动去感化学生,他每接一个新班都会坚持入户家访。他每送走一个毕业班,都要在毕业前夕为他们编一本反映班级难忘生活的班级史册。把最美好的回忆送到孩子手中,让孩子永远体会到李老师对他们的爱,以及李老师对他们的鼓励,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总之,要用点滴行动去影响孩子的行为,不需要高大尚的豪言壮语,只需要弯腰的做好工作中的点滴,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