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问我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我总是不假思索的这样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这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的深深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也自然急切的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做做有趣的游戏......
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的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只把我们当作老师。这时我们获得的尊严就不仅仅是教师的尊严,更有朋友的尊严。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和感情依恋。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本来从某种角度看,我其实是很不适宜当老师的,因为我性子太急躁,常常忍不住就对学生发火,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当老师又有着自己的可能是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我很爱孩子,或者说我的性格里面本身就有许多孩子气。就教育技巧或者说教育艺术而言,我有许多致命的弱点,因而在我的教育历程中,我有过至今想起来有不少令我脸红的失误,但是只有一点我可以毫无愧色的说,我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使我深深的爱着我每一位学;这颗童心。使我自然而然的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我的学生常常不知不觉的拨动了我的情弦。
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