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代表着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是我们人类最基本、最深沉的情感之一。而童心,象征着我们内心的孩子,那份纯真无邪、善良无私的美好。
读了 《爱心与童心》 这本书的手记一:《关于爱心与童心的随想》 这篇文章,感触颇深。其中有这样几句话,使我感触颇深。“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离开了感情,一切教育都无从说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兰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看到这些言语,我想起了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作为从教多年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从身边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发现师生之间存在很多紧张现象。师生之问好象有一堵厚重的围墙,教币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千什么;课余教师主动与学生谈心不多见了;学生似乎也不愿和老师交往,见到老师绕道而行。这种紧张的关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我们应想尽方法消除这种僵化的局面,扫清教学障碍,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爱心和童心了。有了爱心,才有奉献精神,才能在有限的的工作时间做出无限的奉献。有了童心,就会消除与学生的隔阂,彼此成为无话不设的朋友,使教师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学生由喜欢老师发展到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师生在每天的课堂上能有一个精彩的约会,心情愉快地开展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爱心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我们每天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情感。同样,童心也不是一种过时的情感,而是一种我们应该珍视并保持的心态。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理解了爱心和童心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的。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爱心和童心是我们永恒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