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24 周日 雨 第188篇
今天看到了印度“狼女”的故事,这两个女孩子被狼群带大。当她们被带回人类社会的时候,一个七八岁,一个大约两岁。后来小一点的孩子不幸去世了,而那个大狼女仅仅学会了几个单词,智力水平只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婴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个士兵在大森林里迷了路,在深山里过了20多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当人们把这个士兵带回人类社会之后,他只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出现了语言障碍,说话的时候有些词不达意,但是没用多久他就能够顺畅地与人交流,把自己在深山中的生活讲给很多人听。后来这个士兵还娶妻生子,过上了正常人的幸福生活。
同样都是与世隔绝,为什么他们的结局会有天壤之别呢?其中就在于儿童的“敏感期”。“狼女”所有重要的敏感期都是在狼的世界度过的,即使人类想尽了办法也无法让她回归社会,而她的心智也永远不可能回到正常的水平。而那个士兵虽然在森林中独自度过了20年的时光,但是促进他发育成长的所有敏感期都是在人类社会中度过的,那时候他的心智已经基本定型,所以只需要短暂的恢复期,那个士兵就顺利地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教育的“关键期”就在儿童时代,这个时期是孩子一些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处于敏感期的孩子对于外界的刺激有着敏锐的感觉,很容易吸收环境中的信息。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孩子顺利成长的生命助力。我们父母可以耐心的等待孩子敏感期的到来,抓住孩子的敏感时期,让孩子快乐学习和成长。
大宝11岁了,这个时期大多孩子进去了青春期,这时候的孩子在心理生理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变化。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可能会有一种想要脱离父母的心理状态。如果说亲子关系不是很好的话,可能有些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就会越来越少。有时候孩子们向父母求助,我们父母反而会批评指责,认为孩子是在说谎,是给懒惰找借口,没有上进心。我有时候也会这么认为大宝。以后要多换位思考,理解孩子。还是很庆幸,跟大宝的关系还是可以的,不过有时候总觉得他不像一个大孩子,也或许是因为平常关注包办的过多。毕竟孩子长大了,我也应该学着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
今天晚上睡前我跟大宝的小插曲,就没必要发生的,但是我当时就是看到大宝的态度。就有点想发火,说了几句并没有吵。就是感觉说话的语气不尊重人。有什么事情就喜欢大吼大叫,待他冷静下来,我也跟他聊了,有什么事情好好说,不要吼叫,吼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大宝是个急性子。有事情要说出来,不说出来,不表达出来又怎么知道你心里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