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24 星期天 小雨 亲子日记第2115天——七年级嘉琪妈妈
愉快的周末到来,每周总是盼望着能够一整天都陪着孩子们,这不又到周末。
清晨二宝像小闹钟,甚至比往日上学起的还早。也罢那就一起早早起床,不睡懒觉了。不知何时天空下起了淅沥的小雨,清晨有些凉爽,秋分已过,天气转凉了。加了件上衣,为家人们准备早餐。平时上班紧张,早餐都会简简单单的吃点,今天刻意炒了两个菜,煮了面条,孩子们吃的很香。
嘉琪八点有画画课,趁着雨势稍小早早去了画室。下雨天没法出去玩了,索性在家好好打扫一下卫生,二宝自然是我的得力助手,他会帮我收拾凳子,扫地,已经很好了。又把孩子的衣服手洗一下,小孩子的衣服必须手洗,不然机洗会徒劳无功。
到了接嘉琪的时间,二宝吆喝着要去接姐姐,给他加件衣服,我俩手挽着手下楼。先去拿了快递,走到门口我告诉二宝手机号后四位,让他去取。二宝有些不知所措,我告诉他喊声阿姨,然后说取快递,说出这几个数字就好,二宝倒是不惧,一溜烟跑进屋里,礼貌的喊了声“阿姨”,按着我说的,取来了快递。谢谢小家伙。
在画馆门口等姐姐,看到姐姐来了,立马高兴的抱住姐姐,还特别用心的给姐姐让位子,特友爱的小孩子。
一起回家,嘉琪写作业,下雨天我们又包了水饺。或许是好久未吃的缘故,二宝要求早早给他煮水饺,他自己一锅,吃的特别香,特别给力 。
嘉琪正常十二点之前要传给组长作业,等着她好久都没有问我要手机传作业的要求。刚好水饺也在留存着,就等她说可以下锅了。大约一点嘉琪才开门出来,我都替孩子饿了。没办法,作业完不成就不能正常按点吃饭了。希望嘉琪注意下,能够从中得到经验教训。根据作业量的多少,合理安排时间。不要等到传作业了,一看作业未完成,才着急忙慌的去写。给嘉琪个建议提前做好计划,统筹安排时间。
下午嘉琪就清闲了很多,之前奋笔疾书累了,加上过了饭点,这次吃的特别快。收拾完碗筷,人家开始做手工了。只有作业完成,一般不会安排她别的作业。劳逸结合,学习就认真学习,玩就开开心心的玩。总是一股脑的学习,反而效率会很低,很多时候会惹得孩子满腹怨言,亲子关系紧张。
嘉琪特别喜欢做粘土手工,不厌其烦的认真揉搓着,每个细节都不嫌麻烦。特别用心的在做。看着孩子认真的样子特别欣慰。
流水账的一天,简单的幸福。
教育分享:
“我也不想吼孩子,可好好说他听不见啊!”这是一位妈妈在聊起孩子教育问题时的抱怨。
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当你心平气和地催促孩子洗漱、睡觉、上学、写作业……费尽口舌,孩子往往无动于衷,唯有疾声厉色,孩子才磨磨蹭蹭地动起来。
网上有人将其总结为:“吼叫依赖症”:吼越大声,孩子就越老实。这种互动模式,在很多家庭里都很常见,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琐事中身心疲惫。这让家长不禁思考:“为什么我只能用怒火才能让孩子配合?”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用吼,孩子还愿意配合你呢? 给大家三点建议:
1.善用肢体语言,保证孩子看着你的眼睛再说话
对于听知觉有问题的孩子,需要通过一些有效的学习和训练来提高听觉注意能力。比如可以多让孩子认真听某种声音,听一听,辨一辨,还可以和孩子玩玩听觉注意训练的小游戏。
同时家长要善用肢体语言,在表达之前,要保证孩子的注意力在你身上,不妨轻拍他的肩膀,等到孩子看着你的眼睛,才与他说话。这样的举动让孩子无法逃避你的话,提升亲子之间的沟通效率。
2.你要守住底线,孩子才会有纪律
家长们都知道,只要孩子遵守规矩,教育就会变得简单很多。问题是规矩太难贯彻执行了。
其实,规矩能不能立起来,全看父母是否能从最开始守住底线不动摇。拿孩子睡觉的问题来说,到了时间,我们就可以做入睡准备,关掉电视,拿走手机,洗漱完就躺下。如果孩子哭闹,你也不要焦虑,随他哭一会,你只用陪在他身边,甚至可以抱抱他:“我知道你还想玩,你想哭就哭吧。但是到了点就该睡觉,这是我们定下的规矩,哭也不能改变。”只要你一开始能坚持执行,时间久了,不用你提醒,他就知道该睡觉了。
慢慢你会发现:当你坚守自己的底线,你也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因为他知道,爸爸妈妈既然说清楚了规则,就不会改变,他便不会再耍赖。这种规矩早早坚持是最好的,否则,越晚父母就越心累。
3.调整说话的方式和语气,让孩子心甘情愿地跟你合作
想让孩子听我们说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合作。所以表达的方式和语气很重要,如果你的表达多一些温度,效果出人意料。
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作者提到:父母指责、辱骂、威胁、命令的时候,孩子们通常很难合作。她给出了寻求孩子合作的一些有用方法:描述你所看到的;用一个词表达;给提示;描述自己的感受;提供一个选择;写便条。
简单来说,多用陈述性的表达,描述看见的事实或者问题,并提供合适的建议,你越是平和、坚定,孩子可能越愿意与你合作。
举例来讲:孩子玩完积木不收拾,比起:“你每次都是这样给我添麻烦!一点小事都做不好!”我们可以简简单单地用一个词提醒孩子:“你的积木!”或者提供一个选择:“积木乱放容易弄丢,你可以把它们放进盒子里或者堆成型放在架子上。”
再或者描述你的感受:“我刚刚整理完客厅,看到积木又把这弄乱了,妈妈很难受。”
总之,遇到问题,不要总是沉浸于自己的愤怒之中,把孩子变成我们的敌人,而是应该以合作的心态共同解决问题。
亲子之间的沟通品质决定了亲子关系的品质,特别是说话的语气。吼叫总归不是最佳的沟通方式,只有方法对了,你的话,孩子才能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