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刘同学又带手机进教室了,这是他第二次带手机了,按照原来的脾气,肯定是电闪雷鸣一顿暴揍。这一次我选择了清风细雨,我问他为什么带手机?他支支吾吾地回答说是忘了放下。说实话,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需要仔细的去甄别一下,尤其是他是坐校车的学生,更容易在上下学的路上玩手机。我告诉他只能让家长来拿。我给他的家长拨打了电话,家长满是惊讶,不知道他又把手机带到了学校。我征询家长的意见,是现在来拿还是等着开家长会的时候再拿。家长说等着家长会再拿。
刘同学的座位调了又调,慢慢的周围的同学都对他产生了看法,上课不认真、甚至有时有点扰乱课堂的倾向,要么玩,要么打瞌睡,作业不完成十有八九,做思想工作时,也是满口应承着,好好学习,可转过头来,就又恢复了原貌。
放弃了有点可惜,裹挟着前行,他又不愿参与。
李镇西老师说过“一个后进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科研对象”。我曾经也将这句话当作我关心后进生的理由,努力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可是收效甚小。反思自己,一是没有耐心,二是缺少工作方法,尤其是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买了很多书,读完也学着去共情学生,总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那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