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爱心与教育》中的手记一《爱心和童心》中的第二节《生日的祝福》中的三小节,书中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
先认识自己再谈教学。也许这一过程要经过漫长的摸索才能找到自己的心灵所在,只有充分体验获得自身的认同后,才更能直击心灵。“认识自己”的要求既不是自私也不是自恋。作为教师,无论我们获得哪方面有关自我的知识,都有益于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学术。优秀教师需要自我的知识,这是隐蔽在朴实见解中的奥秘。当非常热爱我的工作—如许多教师所做的那样—摆脱困境的唯一途径是深入地了解教学。面对教学中的困惑,我们须知难而进,而非逃避,对其更好地理解和更得体地协调,不仅仅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灵魂,更是为了爱护学生的心灵。当给我们的学生提出要求时,要先反思自己是不是达到这一要求了,自己的内心是不是认同这一做法了,如若我们自己的内心都无法认同,又怎么去要求学生心服口服的接受呢?
越是学会倾听内心,就越会真实地感受教学,体会自我反省的力量,真正感受到用心灵联系心灵、真正体验到用心灵联系课程、用心灵联系教学,感受教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从教中,我也深深体会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也会收获孩子们对你满满的爱心与信任。从教几年,幸好未来还有漫长的教育旅程可供自己去实践、思考、探索。以李镇西老师为镜,走进学生、走进教育。用我的真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帮助学生。提升专业能力,让课堂充满活力,定期与老教师交流教学问题,学习新的教学方法,课堂经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