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9 周五 天气:阴转小雨
这个中秋节,让我刻骨铭心!因为,这是我自己一个人吃团圆饭的晚上。
单位安排我今天值班,我和小杨一组,她离家那么远,我让她早回家看父母,我自己坚守岗位,直到11:40才锁门、回家。
老公已电话告知我,他车的存放位置,他把闺女锁在了车上,自己去排队买烤鸭了。我按照他电话的指引找到自家的车时,胆小的闺女已在车上哭得两眼通红,看见我瞬间又泪如雨下了,要面子的她给眼泪找了个理由:饿了。我理解她一个人在车上的害怕。为了安慰他,于是带她去超市买了一点零食,顺便给奶奶买了一些过节的礼物。回家已是12:40,公公早已吃过午饭,只有婆婆还在等着我们和她一起就餐。饭后先去了舅舅家,大叔家,最后去奶奶家,103岁的奶奶依然精神矍铄,除了不会走之外,她听力,视力和80岁老人的状态差不多。
每年的中秋节,我们全家人都一起回家。我们和公公婆婆一起做饭,一般情况,没有妻子的邻居大叔也会在婆婆家过节。偶尔邻居三姑一家人也会来串门。今年不同的是:老公和公公去三姑家陪着他们一家人过节了,留下我和婆婆、闺女在家。婆婆说晚饭不吃了,闺女吃了几个包烤鸭肉的小煎饼,我则吃了中午剩下的水饺和排骨,团圆饭变成了我一个人的晚餐。
没有全家人在一起推杯换盏的过节氛围,没有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的环节;更没有欢天喜地的分享话题。除了我吃饭的嘴巴声,有的只有电视里熊大、熊二的谈话声了。
似乎中秋节与婆婆家人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一样。他们家人对节日从来就不重视,所以,没有仪式感,没有节日氛围,就连兄弟姐妹也没有节日问候,没有电话祝福,平日若无事,估计一年也不会打电话的。我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总是有些人家就从来不把节日当作节日过?应该不是一次的问题,这应该是家风与传承。
回家路上,我和老公交流了这个事,老公说是他不拘小节才让我生气,我觉得不是小节,是没有同理心和爱得不够的原因。
真是个特别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