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今天,我也想我的妈妈了。琦琦问我怎么了,我说,妈妈想姥姥了。接着老姥姥从外面过来,琦琦兴奋地说:“妈妈,你快看,姥姥来啦,你就别想她了。”我说,嗯嗯,好呀!
小时候,每个节日给我的概念就是晚上一家人一起动手包饺子,然后爸爸烧火,妈妈下饺子,我和弟弟美美地吃一顿妈妈味道的水饺。我们围在桌前吃饭的记忆到现在还能溢出满满的幸福。
中秋节前一个多月,弟弟想吃月饼,妈妈就给他几块钱,到村里小卖部买上两个或一斤月饼。回来后,我和弟弟争着吃,又让着吃。因为我比他大十岁,我也不会没原则地跟弟弟抢。爸妈每人掰一半,也尝一尝。那时候,一个月饼就是一个家。大家一起吃,品的是家的温暖,品的是相亲相爱。到后来,月饼越来越多,而且什么时候都能买到,脑海里却很难搜寻到一家四口坐在炕头前尝月饼的甜蜜记忆了。
前天中午饭后刚要在桌子上趴一会儿,“嫚,你们什么时候国庆节放假?”这句话突然浮现在耳畔,一度让我又不能自持。这是2018年9月27日上午11点我给妈妈打电话时她曾问我的话,没想到中午一点就接到爸爸的电话说,妈妈又脑溢血。这便成了我们今生最后的一次通话。仅仅五天后,她带着满满的遗憾离开了人间。我的妈妈,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她曾在病入膏肓的时刻那么热烈地期盼着女儿快快放假回家和她相见,不曾想等我快要放假了,她却昏迷了,终究没有等到我回家和她团聚的那一天。
于是,每次回家的路上,我都在追思那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对我最好,却奢求最少的那个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妈妈,是不是非要有一些缺憾才真正对得起我们在人间?今年我们买了很多月饼,要怎样才能让你也能尝一尝这么多各色口味的月饼?
妈,如果您还活着,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