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最好的生活状态,不是只沉迷在书海之中,而是书香伴着烟火气。
既懂得读书学习,自律以正身,书香能致远;
又懂生活的情趣,感恩父母的付出,烟火气是每一个中国人最好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最高贵的气质,就是书香之气;
一个人最高级的仪式感,就是烟火之气;
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一半书香,一半烟火。
一半诗意,一半烟火,才是生活最美的样子。
而孩子能达到这样的状态,需要父母在日常家庭教育中,不断进行熏陶。
6-12岁的孩子,是父母培养良好习惯和素质能力非常重要的时期。
因此,父母要格外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和熏陶。
12岁前,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这两个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1. 生活习惯
曾经有一位记者采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皮察:“在您的一生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里学到的?”
他说:“我个人觉得,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在大学,也不是在实验室,而是在幼儿园。”
他继续讲到:“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比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饭前要洗手,饭后要休息;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哪里拿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人民日报》也曾经撰文详细列举孩子做家务年龄对照表,并指出做家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纵观那些成绩优秀的孩子,都有着父母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好习惯,不仅爱学习,还懂得做家务,自理能力更是不用父母操心。
2. 学习习惯
2022年新课标发布了,这是最近十年内最大的教育事件。
这次新课标变化的内容很多,最引人注意的是语文的课时占比达到了20%-22%,绝对的重中之重。
这就要求孩子们更要广泛涉猎读书,书读得越多,孩子所看到的世界就越广阔。
那些看过的故事、收获的感悟、浸染过的气质,就像一颗种子,会在孩子的身体里慢慢发芽长大,不断提升他的认知。
对于绝大数孩子来说,读书、学习仍然是改变命运、提升个人价值,乃至逆转家庭贫困最好的途径。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将来自律的关键。
学习习惯的好与坏,决定了孩子将来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