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玮,小小的身躯,黄黄的头发,看着有点像营养不良。但是一双明亮的眼睛映射出宁玮是一个过早就承担家庭重担的懂事学生。这是李老师第一次见到宁玮时的感想。后来经过相处和了解,宁玮的确家境贫寒,规定自己在校一星期只吃一次肉。高中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李老师听说之后便塞给她5元钱,但是宁玮却不舍得花,要珍藏起来,留作纪念。从88年开始,李老师和宁玮便保持着书信联系,在这期间,李老师一直引导宁玮。虽然有时一年两年断开了联系(在这期间,李老师便一直惦记着她),但总是会再联系上。宁玮做过很多工作,但都做到了最好:在北京的饭店,客人留言都是对宁玮的夸奖;在“光华园”饭店遇到“碰瓷”的顾客,宁玮的善良还是促使她尽力帮他们,但是警察都不帮她,这便让她决心离开……等等。宁玮和李老师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当我读到李老师遇到宁玮弟弟的时候的心情,我的眼框湿润了,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是被李老师的爱心感染到了。李老师只要有一点关于宁玮消息,不管是坏的还是好的,李老师都非常安心。李老师并没有把宁玮当成自己的学生,也没有居高临下,而是把她当做自己的朋友和孩子,时时牵挂着她。
从88年到现在,宁玮一直和李老师保持联系,李老师也一直通过书信引导李玮,这种关系已经超出了师生之情。在我看来,一般情况下,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就是教学生的那几年,但像李老师影响宁玮几十年的情况,却少之又少。这不仅是李老师的爱心的体现,更是宁玮善良,正直,知恩图报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