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五张章
【原文】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è)。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最大的圆满好像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大的充盈好像虚空,但它的作用永无穷尽。最大的正直好像弯曲,最好的机巧好像笨拙,最巧的辩才好像木讷。运动战胜寒冷,沉静战胜躁热,清静是天下的正道。
在老子看来成就于缺欠并存,这就正如文中所说大成若缺,即任何一个伟大的成就都好像有其固定的缺陷一样,即成就与缺点并存。
曹操是一代英雄,在他的领导下国家的军事迅速发展,即使面对诸葛亮那样的指挥者,他也能在巩固自己势力的基础上,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然而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他却被塑造成了一个奸诈之徒,在作为传统文化优秀成果之一的戏剧里,曹操的脸谱被画成了具有奸诈象征的白色,但所有这些缺点并不影响操作真实的历史功绩,特别是他在观沧海一诗中所提及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更是让世人对其刮目相看,所以说成就与缺点并存,本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因此大成若缺,也就无需否认了。
人类社会如此,自然界也同样在那看似毫无生机的沙漠上,竟然会有绿洲的存在;在苦涩的海水包围中,竟然会有甘泉的存在;晴空万里,如果没有点点白云的点缀,它会消失美丽;平顺的人生,没有磨难的存在,也就难以彰显拼搏的情趣。
其次,相辅相成,在老子看来,是我的对立面具有彼此相辅相成的关系,尽管成就与缺欠同在,但他们彼此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成就也就没有缺陷,没有充盈就没有欠亏,没有冷也就没有热,没有清静就没有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