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七点半一如既往的跟随武校的继续学习家庭教育基础课程,今晚继续讲原生家庭的第四部分内容 <原生家庭养育模式对依恋关系的影响>,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其中不安全依恋分为反抗型依恋及回避型依恋。安全依恋是积极依恋,反抗型依恋是矛盾型依恋,回避型依恋是缺乏依恋,即未建立起来亲密的感情联结。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围环境。母亲在场时,主动去探究;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忧伤时容易被陌生人安慰,但母亲的安慰更有效。母亲返回时,以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在忧伤时,婴儿也能通过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然后继续探究和游戏。
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依恋就是喜欢的开始,也是在家庭生活中建立起亲情感受的一种心理表征。虽然每个孩子的遗传特质和发展的差异性很大,而且每个家庭的母子依恋方式泽都不同,但是婴幼儿期和童年期体验到温暖而良好的母子依恋,就会使儿童产生较强的安全感,从而提升和优化孩子的免疫系统的功能,同时也能够提升他们的抗压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就此而言,我们父母一定要树立起良好的养育、教育理念,和孩子建立良好而稳固的母子依恋,保障亲子互动的水平及其质量,尤其是不要轻易将0-3岁的娃托养给他人或机构,工作忙、劳累而无暇照顾孩子不应成为父母忽视孩子的托词或理由。母子间亲密、稳固而持续的互动,才是孩子走向健康成长和成功的基础与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