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连夜批改完试卷,发现很多同学出错都是粗心大意。之前教一年级,做口算题和解决问题出现这种情况比较频繁,每次批改好到试题一发下去,同学们就会自己将大部分题独立改好,这说明问题不出在不会,而是没好好做。
这暴露出一个重要问题,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抱有侥幸心理,上课随便听听不动笔不思考,作业随便做做不用心,最后既没有省时间也没有在学习上做到质的提升,得不偿失。高年级同学有了自我意识后,很容易出现“我会了不用听了”“很简单随便听听”这种心理,自认为能平衡玩与学。但是,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大部分时候答案唯一,容不下沙子。
要趁早改掉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或许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孩子的专注力是影响粗心大意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家长可以在家中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环境,例如减少干扰因素,陪伴学习,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特别是家里有两个三个孩子的家庭,要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要认识那个让任何一个孩子随波逐流。
2. 树立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分配时间,让孩子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训练孩子进行时间管理游戏等方式,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时间管理好了,自然能劳逸结合,做到学习不累。
3. 培养孩子的自检能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在完成作业或任务后进行自我检查,培养他们的自检能力。同时,家长还可以给予孩子一些指导和建议,让他们学会如何更好地自我检查。孩子如果能静下心来仔细检查,并螚查出错误,这就说明学习真正到了境界。
4. 鼓励孩子多动手实践:让孩子多动手实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鼓励孩子多进行实验、手工制作等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细心和准确性。例如在《大数的认识》这一单元中就可以自己做个计数器,算盘,数位表等学具。
5. 引导孩子进行反思:当孩子因为粗心大意出现错误时,家长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反思,找出错误的原因,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纠正。同时,还可以帮助孩子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督促他们认真执行。在一次次的进步中,孩子也能有所感悟和收获。
总之,要改掉孩子粗心大意的毛病需要家耐心的指导和陪伴,老师力量微薄,还要强大的家长指导帮助。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孩子逐渐克服粗心大意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