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书本,我突然想起刚来春生小学的第一年,临危受命接收了一个五年级,总体成绩不上不下,人数也比较少,我想我应该可以做好,尽管这样想的,但心里还是没有底气的。
很快我的底气一点点没了,就在进行第一次课堂测试的时候,班级同学的阅读理解,简直可以称的上是灾后现场,不忍直视。其中一个孩子。直接前言不搭后语的写了很多,看出了用心却没看到想要的结果,我崩溃了。这个学生情况特殊,父母离异,父亲抑郁,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境也不太乐观。因此家里也没有多余的财力供他购买课外读物。然而,他的求知欲望却非常强烈,每次课堂上阅读课,他总是看得津津有味。通过交流很明显的感觉到,我发现他的表达能力并不理想,可想而知他的阅读理解能力,甚至对于一些基本的句子结构也不熟悉。然而,他的眼神中却流露出一种坚定和热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对知识的渴望。
我决定想一些办法来帮助他。我首先鼓励他在课堂上多发言,多与同学们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同时,我甚至自费给他买了三本适合他阅读的书,拿到书的那一刻,他紧紧的抱在怀里,我久久无法忘记他的表情,想说感谢,但是又怯于表达,我笑了笑,老师知道。闲暇时间为了帮他提高阅读理解,给他积累阅读量,我教他一些做题技巧,遇到什么样的题型,应该用怎样的思路去回答。
渐渐地,这个学生题目做起来明显提高了许多。他的话也比以前多了,自信心都增强了,开始主动与其他学生交流和分享。他的眼神中始终保持着那份热切和坚定,让我深感欣慰。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去发现自我,从而成为更好的人。这个学生的纯洁心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