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教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德服人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否则一切苦口婆心都会因失去事实依据而缺少说服力。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曾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如果一个教师教育学生不要迟到早退,而自己却经常迟到早退;要求学生不要乱扔垃圾,可自己却随地乱扔垃圾,你说学生能听你的吗?想要学生怎么样,自己就要先作出表率,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说服学生,用自己的涵养去熏陶学生,让学生在你崇高的道德修养面前感觉到如果自己做了什么不合理的事是一种错误和耻辱,挺不起腰抬不起头,从而有意识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认识。教师的威望,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约束,任何一个人,在德高望重的长者面前都会心存敬畏。作为教师,要时刻谨记:自己就是学生学习的典范,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在学生面前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以崇高的道德修养去征服学生。
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魅力是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一个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能对外界产生一种无形的影响、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能吸引学生在言谈举止中向他看齐。在多年的从教生涯中,笔者发现,那些德高望重的教师所带的班级学生纪律都会比别班好一些,而且学生比较有礼貌,成绩也较优秀。经过观察探究发现,那是因为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不仅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重要的是因为教师的崇高道德修养对学生的影响与熏陶,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使学生敬他爱他,并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一种无意识的模仿。一个教师,举手投足间表现出良好的品行,言辞恳切有礼,动作优雅,穿着得体,自信而忠厚,乐观而豁达,温和而亲善,学生会敬之如父,爱之如兄,待之如亲,尊之为师。这样的教师,不必多费口舌就可以在形象上吸引学生,使学生敬之爱之而趋之若鹜,否则,就算你费尽口舌说教,而自己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又有何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时期,如果这时候教师很好地加以引导,以自身为榜样,对学生进行“身教”,使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是非观和价值观,我们又何愁学生难教呢?